首页汉语字典觏字的解释
觏

拼音 gòu 注音ㄍㄡˋ 繁体
部首见部 总笔画14画 结构左右
五行 统一码89CF
笔顺一一丨丨一丨フ丨一一丨フノフ
名称横、横、竖、竖、横、竖、横折钩、竖、横、横、竖、横折、撇、竖弯钩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觏(覯)gòu(ㄍㄡˋ)

⒈  遇见:罕觏(不常见)。

异体字

  • ?

造字法

形声:左声右形

English

meet or see unexpectedly

最读网觏字讲解

“瞻前顾后”这个成语的语文讲解 “瞻前顾后”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它的意思是看看前面,又看看后面;形容做事之前考虑周密慎重;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这个成语源于古代,原意是形容一个人在行动之前的谨慎态度。 一、成语的构成 “瞻”和“顾”都是汉字,都有看的含义。“瞻”意为向前看,“顾”则意为回头看。当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时,就形成了“瞻前顾后”这个成语。 二、成语的用法 “瞻前顾后”通常用作谓语或定语,多用于书面语。它可以用来描述一个人在做决策或行动之前的仔细思考和周全考虑。例如:“他在做决定之前,总是要瞻前顾后,考虑周全。” 三、成语的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北宋·欧阳修的《答西京王相公书》:“老夫年七十,眼昏日落,耳重听远,虽欲瞻前顾后,恐后之谢,不免眩惑。”这里的“瞻前顾后”表达了作者在年老体衰时,虽然想要关注过去和未来,但已经力不从心,无法做到这一点。 四、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深思熟虑、左顾右盼、谨小慎微等。 反义词:鲁莽、草率、盲目等。 五、相关故事 在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出兵伐魏之前,非常注重谋略和安排。他深知自己肩负重任,必须谨慎行事。因此,在出征之前,他经常召集部下商议,仔细分析敌情和战况,制定周密的作战计划。这种深思熟虑的态度,正是“瞻前顾后”的体现。 总之,“瞻前顾后”这个成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生哲理。它提醒我们在做决策和行动之前,要全面考虑问题,权衡利弊得失,做到慎之又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出明智的决策,避免不必要的失误和风险。

觏


※ 觏的意思、基本解释,觏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gòu

〈动〉

(1) (形声。从见,冓( gōu)声。本义:遇,遇见;看见)

(2) 同本义 [meet with;see]

觏,遇见也。——《说文》

亦既觏止。——《诗·召南·草虫》

我觏之子。——诗·豳风·伐柯》

乃觏于京。——《诗·大雅·公刘》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觏闵既多,受侮不少。——《诗·邶风·柏舟》

(3) 又如:觏闵(遭遇不幸);觏晤(会面);觏面(见面);觏止(相遇)

(4) 遭遇 [encounter;meet with]。如:觏侮(遭受欺侮)

(5) 构成。通“构” [form]

郇瑕氏土薄水浅,其恶易觏。——《左传·成公六年》

(6) 又如:觏恶(构成疾疢)

康熙字典

覯【酉集上】【見部】 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古后切《集韻》《韻會》《正韻》居?切,?音遘。《說文》遇見也。《詩·召南》亦旣覯止。

《豳風》我覯之子。

成也。《左傳·成六年》郇瑖氏土薄水淺,其惡易覯。《疏》言其病易成,由水土惡故也。

《正字通》與遘通。長箋同逅。

《集韻》下遘切,音?。義同。

《集韻》胡溝切,?平聲。亦同逅。邂逅,解說貌。

《集韻》古項切,音講。與顜同。《史記·曹相國世家》顜若畫一。《註》或从見。通作講。

《集韻》訖岳切,講入聲。亦同顜。通作較。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覯【卷八】【見部】

遇見也。从見冓聲。古后切

说文解字注

(覯)遇見也。覯與遇㬪韵。辵部曰。遘、遇也。覯从見、則爲逢遇之見。召南草蟲曰。亦旣見止。亦旣覯止。傳曰。覯、遇也。此謂覯同遘。鄭箋云。旣覯謂已昏也。引易男女覯精。萬物化生。鄭意以覯卽見。無俟重言。毛云遇也。實含會合之義。故引而伸之。必俟脫纓燭出。昏禮旣成。乃自信可以寧父母心。此申毛、非異毛也。鄭所據易作覯精。今皆作構。葢失之矣。从見。冓聲。古后切。四部。

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