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傋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傋
⒈ 《廣韻》古項切,上講,見。
⒉ 形容不高雅。
其他字义
傋
⒈ 《集韻》居候切,去候,見。
⒉ 愚昧无知。亦作“怐愗”。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二:“小人難事而易説也。说之雖不以道,説也;及其使人也,求傋焉。”
⒊ 傋霿:愚昧昏蒙。《汉书·五行志中之上》:“ 成公 七年‘正月,鼷鼠食郊牛角;改卜牛,又食其角’。 劉向 以爲近青祥,亦牛旤也,不敬而傋霿之所致也。”
统一码
傋字UNICODE编码U+508B,10进制: 20619,UTF-32: 0000508B,UTF-8: E5 82 8B。
傋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最读网傋字讲解
“躬”字的语文讲解
“躬”是一个汉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实用价值。它不仅可以作为动词表示亲身实践、亲身经历,还可以作为名词表示身体、亲身等含义。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躬”字的语文用法和意义。
一、“躬”的基本含义
1. 亲身实践、亲身经历:
在古代汉语中,“躬”常用来表示亲自去做某事,强调个人的参与和体验。例如,《论语·学而》中有句名言:“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里的“三省吾身”就是指自己每天都要亲自反省自己的行为,体现了“躬”的亲身实践精神。
2. 身体、亲身:
“躬”也可以作为名词,表示身体或亲身。例如,《左传·宣公十五年》中有句记载:“躬耕以食。”这里的“躬”就是指亲自耕种,强调与身体的亲密接触。
二、“躬”字的常见词组
1. 躬身行礼:
“躬身”表示弯腰、低头,行礼的动作。“躬身行礼”即指亲自弯腰行礼,表示恭敬和礼貌。例如,在古代宫廷中,臣子见到皇帝时要躬身行礼,以示臣服和尊敬。
2. 躬逢其盛:
“躬逢其盛”指亲自经历了盛况或盛举。例如,当我们读到杜甫的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时,可以联想到诗人亲身经历了登高望远、俯瞰群山的盛况,这种感受是他人无法替代的。
3. 躬体力行:
“躬体力行”指亲身体验、实践某种道理或方法。例如,在教育孩子时,家长要躬体力行,以身作则,才能让孩子真正理解和接受正确的价值观。
三、“躬”字的现代应用
在现代汉语中,“躬”字的用法依然广泛。它不仅保留了古代汉语中的基本含义,还与现代生活紧密相连,体现在各种书面语和口头语中。
1. 科技领域:
在科技领域,“躬”字常用于描述一些需要亲身实践的操作过程。例如,在研发新产品时,工程师们需要躬身操作,进行实际测试和调整。
2. 社会活动中:
在社会活动中,“躬”字也常被用来表达亲身参与、亲身实践的意义。例如,志愿者们积极参与社区服务活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社会贡献力量。
3. 文学作品中:
在文学作品中,“躬”字被用来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和描绘细腻的情感。通过“躬”字的运用,作者能够更好地传达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总之,“躬”字作为汉字中的一个重要成员,具有丰富的语义和广泛的应用范围。通过对其深入学习和理解,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掌握汉字的基本知识,还能更准确地运用汉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 傋的意思、基本解释,傋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傋【子集中】【人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10画
《廣韻》《集韻》古項切,音講。《玉篇》傋
,不媚。
又《集韻》虎項切,音。《廣韻》儋傋也。
又《集韻》與怐同。《前漢·五行志》不敬而傋,霿之所致也。
又《集韻》居切,音叩。亦訓無知。《荀子·儒效篇》愚陋傋瞀。俗本荀子譌作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