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拲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拲
⒈ 古代的一种刑罚,把双手铐在一起:“上罪梏拲而桎。”
⒉ 古代的刑具,木铐:“浸假而以杞柳为桎、拲、梏。”
⒊ 恭敬。
异体字
- 拱
- 㭟
最读网拲字讲解
“捨”字的语文讲解
“捨”是一个汉字,读音为shě或shè。它主要有两个意思:一是“放弃”,二是“舍弃”。这个字在古文中经常出现,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字义解释
1. 放弃与舍弃
- “捨”可以表示放弃或舍弃某种东西或某种想法。例如,在古文中,“捨得”可以理解为舍得,愿意放弃。“捨弃”则表示抛弃、舍弃。
- 例句:“他捨不得离开家乡。”(他不愿意离开家乡。)
2. 通假字
- 在古代汉语中,“捨”有时也通“舍”,表示居住的地方。如《后汉书·刘表传》中的“捨江陵”即指“舍弃江陵”。
- 例句:屈平捨乎楚国,而归故乡。(屈原离开楚国回到故乡。)
二、用法与结构
- 用法:“捨”可以作为动词,表示放弃或舍弃;也可以作为名词,表示被舍弃的东西。
- 结构:“捨”是上下结构的汉字,由“捨”和“手”(传统归“手”部,也可归“小”部,但“小”不作为首笔)组成。
三、出处与典故
- “捨”字在古代文献中频繁出现,如《论语·卫灵公》中的“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以及《孟子·告子上》中的“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些句子都体现了“捨”的舍弃精神。
- 另外,《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诫子书》中有“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其中“年与时驰”一句,也隐含了“捨弃时间”的意味。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舍弃、放弃、抛弃。
- 反义词:拥有、保留、坚持。
五、结语
“捨”字虽然简单,但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人生哲理。它提醒我们在面对选择时,要学会舍弃,懂得放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轻装上阵,更好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同时,“捨”字也告诉我们,舍弃并不意味着失去,而是一种选择,一种智慧。

※ 拲的意思、基本解释,拲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拲【卯集中】【手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正韻》居竦切《集韻》《韻會》古勇切,音鞏。《說文》兩手同械也。《周禮·秋官·掌囚》上罪梏拲而桎。《註》拲者,兩手共一木也。在手曰梏,在足曰桎。
又《唐韻》居玉切《集韻》《韻會》拘玉切,音鋦。
又《集韻》丘勇切,音恐。
又《集韻》《正韻》居六切,音菊。義
同。◎按屋韻居六切,與沃韻居玉切相近,宜細分。《說文》或从木作㭟。《長箋》拲似混拱,當从木。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拲【卷十二】【手部】
兩手同械也。从手从共,共亦聲。《周禮》:“上辠,梏拲而桎。”㭟,拲或从木。居竦切
说文解字注
(拲)㒳手共同械也。周禮掌囚。上罪梏拲而桎。鄭司農云。拲者、㒳手共一木也。从手。共聲。此舉形聲包會意。居竦切。九部。周禮曰。上辠梏拲而桎。
(㭟)拲或作木。猶桎梏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