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幊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幊
⒈ 衣巾。
统一码
幊字UNICODE编码U+5E4A,10进制: 24138,UTF-32: 00005E4A,UTF-8: E5 B9 8A。
幊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最读网幊字讲解
“承”字的语文讲解
“承”是一个汉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多种语义。它不仅可以作为动词,还可以作为名词、形容词等,用于表达各种不同的意思。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承”字的用法和含义。
一、动词“承”
1. 接受:这是“承”字最常见的用法之一。例如,“他承下了这份工作。”这里的“承”表示接受并承担了某项任务或责任。
2. 继承:在家族关系中,“承”常用来表示继承财产、地位或传统。如,“他继承了祖父的遗志,继续从事科研工作。”这里的“承”强调的是从上一代继承下来的事业或精神。
3. 承受:除了接受和继承之外,“承”还可以表示承受某种压力、负担或后果。例如,“这个项目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最终还是成功完成了。”这里的“承”强调的是承受能力。
4. 承载:“承载”通常用于抽象事物,如文化、历史、传统等。如,“这座古建筑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这里的“承”表示支撑和容纳。
二、名词“承”
1. 承受力:在物理学和心理学中,“承”有时也用作名词,表示承受力,即物体或个体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力或负荷。
三、形容词“承”
1. 秉承:作为形容词,“承”可以表示秉承某种理念、原则或遗志。例如,“他秉承了父亲的遗志,成为一名杰出的科学家。”这里的“承”强调的是按照某种理念或原则行事。
2. 承袭:与“秉承”相似,“承袭”也表示沿袭某种传统或习俗。如,“这个地区承袭了古老的农耕文化,形成了独特的田园风光。”
四、结构分析
“承”字属于上下结构,由“扌”(提手旁)和“丞”组成。“扌”表示与手有关的动作,而“丞”则原指官职,也可引申为担任、承担之意。这种结构使得“承”字在表达承担、接受等意义时更加生动有力。
五、文化内涵
“承”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智慧的品质,还蕴含着深厚的哲学思想。例如,“承天命”、“承先祖”等观念都强调了承担和继承的重要性。这些思想不仅影响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也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总之,“承”字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丰富多样。通过对其用法的深入理解和运用,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中华文化的精髓,提升自己的语言素养和文化品位。

※ 幊的意思、基本解释,幊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幊【寅集中】【巾部】 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10画
《玉篇》古紅切,音工。《五音集韻》衣巾也。
交流分享
- 幊的词语
- 幊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