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焿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焿
⒈ 〔焿子寮湾〕地名。在中国台湾省东北海岸。
统一码
焿字UNICODE编码U+713F,10进制: 28991,UTF-32: 0000713F,UTF-8: E7 84 BF。
焿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最读网焿字讲解
“ 儿 ”的语文讲解
在汉字中,“儿”字常常出现在各种词语和句子中,它不仅是一个独立的字,还承载着丰富的语义和文化内涵。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儿”字的语文解释。
一、“儿”字的构造与含义
“儿”字属于象形文字,其字形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从字形上看,“儿”字像一个小儿在玩耍的情景,头部较大,两臂张开,腿部弯曲,给人一种活泼可爱的感觉。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字的形态逐渐演变,但“儿”字的本质含义一直未变,即表示小孩、儿童。
二、“儿”字在词语中的运用
1. 儿歌与儿戏
在日常生活中,“儿歌”和“儿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形式之一。“儿歌”通常是以简单易懂的语言和旋律编唱的歌曲,旨在娱乐和教育孩子们;而“儿戏”则是指儿童的游戏,通常指那些较为简单、危险性较小的游戏。
2. 儿化音
汉语中有一种特殊的语音现象,即“儿化音”。当一个字的韵母结尾是“i”、“u”或“ü”时,可以在韵母后面加上一个“儿”字,构成一个和谐且富有感情色彩的音节。例如,“小孩儿”、“花儿儿”等。这种语音现象在汉语中非常普遍,丰富了语言的表达。
3. 儿科学
在医学领域,“儿科学”是研究儿童生长发育、疾病防治等方面的学科。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儿科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儿科学不仅关注儿童的生理健康,还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
三、“儿”字的文化内涵
“儿”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一方面,“儿”字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在古代社会,孩子们是家庭的希望和未来,父母们总是尽心尽力地抚养和教育他们。另一方面,“儿”字也寓意着生命的延续和传承。儿童是家族血脉的延续者,他们的健康成长意味着家族的兴旺发达。
四、如何正确使用“儿”字
在汉语中,“儿”字的使用有一定的规则和习惯。一般来说,“儿”字可以放在词语的开头或结尾,也可以单独使用。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避免滥用儿化音:虽然儿化音在汉语中非常普遍,但并不是所有的词语都适合加上儿化音。滥用儿化音会显得语言不自然、不流畅。
2. 注意韵母的搭配:在构成儿化音时,要注意韵母的搭配是否合适。例如,“小孩儿”中的“儿”字与“小”、“孩”等字的韵母搭配较为和谐;而“花儿儿”中的“儿”字与“花”、“儿”等字的韵母搭配则不太协调。
3. 尊重文化传统:在使用“儿”字时,要尊重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语言习惯。避免使用不恰当或带有贬义的词语。
总之,“儿”字作为汉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语义和文化内涵。通过对其字形、构造、运用以及文化内涵等方面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个字的意义和用法。

※ 焿的意思、基本解释,焿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交流分享
- 焿的词语
- 焿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