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誥字的解释
誥

拼音 gào 注音ㄍㄠˋ
部首言部 总笔画14画 结构左右
五笔YTFK 统一码8AA5
笔顺丶一一一丨フ一ノ一丨一丨フ一
名称点、横、横、横、竖、横折、横、撇、横、竖、横、竖、横折、横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gào(ㄍㄠˋ)

⒈  古代帝王對臣子的命令:誥命。誥封。

⒉  告誡,勉勵:自誥。誥誡。

⒊  帝王任命或封贈的文書:誥敕(官吏受封的文書)。

异体字

  • ?
  • ?
  • ?
  • ?

English

inform, notify, admonish, order

最读网誥字讲解

“诽谤”一词的语文讲解 在现代汉语中,“诽谤”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它涉及到对他人进行不实的、恶意的言论或行为,从而损害他人的名誉。今天,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诽谤”这个字的构成、意义以及如何在句子中准确地使用它。 首先,我们来看“诽谤”这个词的构成。“诽”字由“讠”(言字旁)和“非”字组成,其中“讠”表示与言语、说话有关,“非”则表示错误、不对的意思。合起来,“诽”字就表达了对某种言论或行为的否定和不认同。而“谤”字则通常与说坏话、传播谣言等负面行为相关联。 其次,“诽谤”这个词的意义是指故意捏造事实,散布谣言或对他人进行恶意攻击,从而破坏他人的名誉和形象。这种行为不仅会对被攻击者造成精神上的伤害,还可能对其社会地位和声誉产生负面影响。 在句子中,“诽谤”可以作为一个动词或名词使用。例如: 1. 他因为被误解而受到了诽谤。(动词:他被误解,并因此受到了诽谤。) 2. 她经常在朋友圈诽谤别人,让大家很反感。(名词:她在朋友圈散布的诽谤言论让大家都感到反感。) 在使用“诽谤”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诽谤的客观性:诽谤必须是基于客观事实的不实言论,而不是基于主观臆断或恶意揣测。 2. 诽谤的程度:诽谤的程度有轻重之分,轻微的诽谤可能只会引起小范围的议论和不满,而严重的诽谤则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如毁坏他人财物、破坏他人婚姻等。 3. 诽谤的法律责任:在法律上,诽谤被视为一种侵权行为,受害者有权要求诽谤者承担法律责任,包括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等。 总之,“诽谤”是一个具有贬义色彩的词汇,它提醒我们在与他人交往时要保持诚信和友善,尊重他人的名誉和权益。同时,我们也应该提高警惕,防止自己成为诽谤的受害者。

誥


※ 誥的意思、基本解释,誥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誥【酉集上】【言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唐韻》《廣韻》古到切《集韻》《類篇》《韻會》《正韻》居号切,?音告。《說文》告也。《徐曰》以文言告曉之也。《廣雅》敎也。《易·姤卦》后以施命誥四方。《周禮·春官》大祝作六辭,以通上下、親疏、遠近,三曰誥。《註》杜子春曰:誥,當爲告。書亦可爲告。

《韻會》告上曰告,發下曰誥。《爾雅·釋言》謹也。《註》所以約勤謹戒衆。《疏》以六義諭衆謂之誥,尚書誥誓之類是也。《孔安國·尚書序》夏商周之書,雖設敎不倫雅誥奧義,其歸一揆。《疏》三王訓、誥、誓、命、歌、貢、征、範類猶有八,獨言誥者,以別而言之,其類有八,文從要約,一誥兼焉。以此八事,皆有言以誥示,故總謂之誥。《穀梁傳·隱八年》誥誓不及五帝。《周禮·秋官》士師掌五戒,二曰誥,用之于會同。《文心雕龍》其在三代,事兼誥誓,誓以訓戒,誥以敷政。

《正字通》古者上下有誥,秦廢古稱制詔。漢武元狩六年,初作誥,然不以命官。唐稱制不稱誥,宋始以誥命庶官,明命官用敕不用誥。三載考績,則用誥以褒美。洪武十七年奏定有封爵者給誥,如一品之制,二十六年定一品至五品皆授以誥命,六品至七品,皆授以敕命。

鳥名。《揚子·方言》布穀,自關東西梁楚之閒謂之結誥。

《集韻》姑沃切,音梏。亦告也。同告。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誥【卷三】【言部】

告也。从言告聲。?,古文誥。古到切〖注〗??,亦古文誥。

说文解字注

(誥)告也。見釋詁。按以言告人。古用此字。今則用告字。以此誥爲上告下之字。又秦造詔字。惟天子獨稱之。文選注卅五引獨?曰。詔猶告也。三代無其文。秦漢有也。據此可證秦巳前無詔字。至倉頡篇乃有幼子承詔之語。故許書不錄詔字。鉉補之。非也。从言。告聲。古到切。古音在三部。

?)古文誥。按此从言肘聲。是古音在三部之證。

交流分享

  • 誥的词语
  • 誥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