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杆字的解释
杆

拼音 gān gǎn 注音ㄍㄢ ㄍㄢˇ 繁体
部首木部 总笔画7画 结构左右
五笔SFH 五行 统一码6746
笔顺一丨ノ丶一一丨
名称横、竖、撇、点、横、横、竖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gān(ㄍㄢ)

⒈  较长的棍:杆子(a.长棍;b.方言,指揭竿而起的人;c.指结伙抢劫的土匪)。旗杆。桅杆。电线杆。

其他字义

gǎn(ㄍㄢˇ)

⒈  器物上像棍子的细长部分:杆秤(区别于台秤等)。笔杆儿。杆菌。

⒉  量词,用于有杆的器物:一杆笔。一杆步枪。

异体字

  • 竿

汉英互译

haulm、perch、pole、shank、staff

造字法

形声:从木、干声

English

pole; shaft of spear

最读网杆字讲解

“杆”字的语文讲解 “杆”是一个常见的汉字,其含义丰富,用法多样。在现代汉语中,“杆”不仅可以用作名词,还可以作为形容词和动词使用。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杆”字的多种用法及其含义。 一、名词用法 “杆”最基本的用法是作为名词,表示长而直的木棍或类似物。例如: 1. 木杆:一根长长的木棍。 2. 电线杆:用来支撑电线并保持其悬空的柱子。 3. 旗杆:用来悬挂旗帜的杆子。 这些例子都展示了“杆”作为名词时的直观形象,即一种长而直的物体。 二、形容词用法 “杆”也可以用作形容词,修饰某些名词,表示其具有某种特性或状态。例如: 1. 高杆:形容某物或某人非常高。 2. 细杆:形容某物很细长。 3. 直杆:形容某物非常直。 这些形容词用法使得“杆”能够更精确地描述事物的特征,增强了语言的表达力。 三、动词用法 “杆”还可以作为动词,表示用棍子等物去支撑或挑起某物。例如: 1. 撑杆跳:一种田径运动项目,运动员需要用撑杆跳过横杆。 2. 扛杆:用肩膀扛起或支撑重物的动作。 3. 拴杆:用绳子等物将某物固定在另一物体上。 动词用法展现了“杆”在动作过程中的实用性和灵活性。 四、成语中的“杆” 此外,“杆”还常出现在一些成语中,丰富了汉语表达。例如: 1. 杆天立地:形容人的志气傲然,有担当。 2. 竿头日上:比喻学业或事业等像竿子一样,一天天向上发展。 成语中的“杆”往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五、总结与归纳 “杆”字在现代汉语中具有多种用法,既可以作为名词描述具体的物体,也可以作为形容词修饰事物,还可以作为动词表达动作。此外,“杆”字还常出现在成语中,增添了语言的文化底蕴。通过学习和掌握“杆”字的多种用法,我们能够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提升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准确性。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上下文和语境灵活选择“杆”字的恰当用法,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希望本文对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杆”字有所帮助。

杆


※ 杆的意思、基本解释,杆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gān

〈名〉

(1) (形声。从木,干声( gàn)。本义:木名。即“檀木”。一说为柘树) 杆子 [pole;staff]。细长的木头或类似的东西。如:旗杆;电线杆;桅杆

(2) 另见 gǎn

基本词义

gǎn

〈名〉

(1) 杆子,器物上像棍子的细长部分 [the shaft or arm of sth.]。如:笔杆;秤杆;杆棒(棍棒);杆儿上(民间秘密组织的代称)

(2) 作杠杆、把手或支承用的狭长的、通常有相当硬度的木条 [bar]。如:保险杆

(3) 兵器,盾牌 [shield]

杆,古作干,俗加木。——《正字通》

词性变化

gǎn

〈量〉

(1) ——用于有杆的器物。如:一杆枪;一杆秤

(2) 另见 gān

康熙字典

杆【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古按切《集韻》《韻會》居案切,?音幹。木名。《玉篇》檀木也。《類篇》柘也。

《集韻》《韻會》居安切《正韻》居寒切,?音干。僵木也。

木梃也。《前漢·尹賞傳》被鎧杆。《劉敞曰》杆,盾也。俗作欄杆杆字。(桿)《篇海》侯幹切,音汗。木也。《正字通》俗杆字。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竿【卷五】【竹部】

竹梃也。从竹干聲。古寒切

说文解字注

(竿)竹梃也。木部曰。梃、一枚也。按挺之言挺也。謂直也。衞風曰。籊籊竹竿。引伸之木直者亦曰竿。凡干旄、干旟、干旌皆竿之假借。又莊子竿牘卽?牘也。从竹。干聲。古寒切。十四部。

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