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絯字的解释
絯

拼音 gāi hài 注音ㄍㄞ ㄏㄞˋ
部首糹部 总笔画12画 结构左右
五笔XYNW 统一码7D6F
笔顺フフ丶丶丶丶丶一フノノ丶
名称撇折、撇折、点、点、点、点、点、横、撇折、撇、撇、点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gāi(ㄍㄞ)

⒈  拘束;约束。

⒉  挂。

其他字义

hài(ㄏㄞˋ)

⒈  大丝。

⒉  古通“骇”,惊骇。

统一码

絯字UNICODE编码U+7D6F,10进制: 32111,UTF-32: 00007D6F,UTF-8: E7 B5 AF。

絯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最读网絯字讲解

“纆纆”字的语文讲解 在汉字的博大精深之中,“纆纆”这个字虽然不算是常用字,但它却有着独特的韵味和含义。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这个字的用法和解释。 首先,我们来看“纆纆”这个词的字形。它是由两个“纆”字组成,这两个字都带有相似的结构和部首,即“糸”字旁。这种结构让我们很容易联想到与丝线、绳索等柔软而可弯曲的物体有关。 接下来,我们分析“纆纆”的字义。在古代文献中,“纆纆”通常被用来形容绳子等柔软物品的细长形态。比如,在《说文解字》中就有相关的解释:“纆,绳索也。”此外,《汉书·枚乘传》中也用到了“纆纆”来形容绳子:“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悬无极之高,下垂不测之渊,以求万乘之尊,是绳索也。”这里的“纆纆”形象地描绘出了绳子细长而坚固的特点。 除了形容绳子的形态,“纆纆”还可以用来比喻事物之间的牵连或联系。比如,在《战国策·赵策一》中就有这样的用法:“今楚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室星罗,绳墨之纪,不可胜用也。”这里的“绳墨之纪”可以理解为事物的条理和脉络,“纆纆”则暗示了这些条理之间的紧密联系。 此外,“纆纆”在一些成语和语境中也可以作为助词使用,表示拖长音节或引申为纷乱、纷扰的意思。比如,在古诗词中,“纆纆”常被用来形容乐声的悠扬绵长,如“弦管音繁,哀响纆纆”。 总的来说,“纆纆”这个字虽然不常见,但它却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生动的形象感。通过了解它的字形、字义以及在古代文献中的运用,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古代汉语的表达方式和文化背景。 在现代汉语中,“纆纆”并不常用,但在一些文学作品或特定语境中,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它所带来的独特韵味和意境。因此,对于学习和研究古代汉语的人来说,“纆纆”无疑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探讨的字。

絯


※ 絯的意思、基本解释,絯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絯【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古哀切《集韻》《韻會》《正韻》柯開切,?音該。《博雅》束也。《玉篇》挂也,中約也。《莊子·天地篇》方且爲物絯。

《廣韻》侯楷切《集韻》下楷切,?音駭。大絲也。

挂也。

《集韻》下攺切,音亥。義同。

交流分享

  • 絯的词语 组词
  • 絯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