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祴字的解释
祴

拼音 gāi 注音ㄍㄞ
部首礻部 总笔画11画 结构左右
五笔PYAA 统一码7974
笔顺丶フ丨丶一一ノ丨フノ丶
名称点、横撇/横钩、竖、点、横、横、撇、竖、斜钩、撇、点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gāi(ㄍㄞ)

⒈  古代乐章《九夏》之一:“以教祴乐。”

⒉  堂下阶前砖砌的路。

⒊  古西域部落名。

统一码

祴字UNICODE编码U+7974,10进制: 31092,UTF-32: 00007974,UTF-8: E7 A5 B4。

祴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最读网祴字讲解

“祭祀”这个词的语文讲解 “祭祀”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用来描述古代人们通过特定的仪式来敬奉神灵或祖先的行为。这个词语由两个部分组成:“祭”和“祀”。 一、“祭”的含义 “祭”字本身有“供奉”、“敬奉”的意思。在古代,人们认为神灵和祖先存在于另一个世界,因此需要通过祭祀来表达对他们的敬意和祈求保佑。祭祀的形式多样,包括献上供品、诵读祭文、举行仪式等。 例如,在《左传·僖公三十一年》中有记载:“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亦。”这里的“拱”指代的是两手合抱的长度,用来形容树已经长得非常高大。而“尔何知”则是反问的语气,表示对对方不了解。整句话的意思是:你凭什么知道我会活到这么高的年龄?其中“尔”指的是对方,“何知”即“知道”,“中寿”指中等寿命,“尔墓之木拱”则是“你坟墓上的树已经长得两手合抱那么粗了”。 二、“祀”的含义 “祀”字有“祭祀”、“供奉”的意思。它与“祭”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祭祀概念。在古代,祭祀是人们表达对神灵和祖先敬意的重要方式之一。 例如,《礼记·王制》中有记载:“天子将出征,类于上帝,宜于社稷,告于祖庙。”这里的“类于上帝”是指祭祀上帝,“宜于社稷”是指祭祀土地神,“告于祖庙”则是指向祖先报告出征的消息。这些祭祀活动都是为了祈求神灵和祖先的保佑和支持。 三、祭祀的意义 祭祀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精神寄托。通过祭祀,人们可以表达对先人和神灵的敬仰和感激之情,也可以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 在现代社会,虽然很多古老的祭祀活动已经逐渐淡化,但祭祀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同时,我们也应该珍惜和保护自然环境和社会秩序,不要忘记我们的根和源。 总之,“祭祀”这个词语不仅包含了古代人们敬奉神灵和祖先的具体行为和方法,更体现了人们对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的传承和弘扬。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个词语,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背景。

祴


※ 祴的意思、基本解释,祴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祴【午集下】【示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古哀切《集韻》《韻會》《正韻》柯開切,?音該。祴夏,古樂章名。《周禮·春官》鐘師以鐘鼓奏九夏,有祴夏。《註》祴讀爲陔鼓之陔。客醉而出,奏陔夏。

《笙師》舂牘應雅,以敎祴樂。《註》祴夏之樂有牘應雅三器,皆舂於地以作聲,客醉而出奏之,以爲行步之節,明不失禮也。

通作陔。《儀禮·鄕飮酒禮》賓出奏陔。《註》陔,陔夏也。陔之言戒也。

《集韻》訖黠切,音頡。義同。

《韻會》居膎切,音佳。塼道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堂塗註》若今令甓祴。《疏》令音零。甓,薄歷反。今之塼也。祴則塼道者也。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祴【卷一】【示部】

宗廟奏祴樂。从示戒聲。古哀切

说文解字注

(祴)宗廟奏祴樂。宗廟中賔醉而出。奏祴夏故字從示。从示。戒聲。古哀切。一部。

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