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棴字的解释
棴

拼音 fú sù 注音ㄈㄨˊ ㄙㄨˋ
部首木部 总笔画12画 结构左右
五笔SEBC 统一码68F4
笔顺一丨ノ丶ノフ一一フ丨フ丶
名称横、竖、撇、点、撇、横折钩、横、横、横折钩、竖、横撇/横钩、捺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fú(ㄈㄨˊ)

⒈  古书上说的一种树。

其他字义

sù(ㄙㄨˋ)

⒈  〔棴常〕古书上说的一种树。

统一码

棴字UNICODE编码U+68F4,10进制: 26868,UTF-32: 000068F4,UTF-8: E6 A3 B4。

棴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最读网棴字讲解

“杮”字的语文讲解 “杮”是一个相对较少见的汉字,但在古文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和意义。下面,我将为您详细讲解这个字的语文含义及其用法。 一、字的构造 “杪”字由“木”和“乍”两个部分组成。其中,“木”是构字的基础,表示与树木有关;“乍”则起到了修饰和补充的作用,使得整个字的意义更加丰富。 二、字义解析 1. 基本意义:“杪”本义指的是树枝的末端,即树叶或树枝的梢头部分。例如,在古文中,“杪”常被用来形容树梢的形态。 2. 引申意义:由于“杪”与树木、枝叶紧密相关,因此它也可以引申为与树木、山林等相关的意象。在文学作品中,“杪”字常被用来描绘山川的自然风光,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3. 特殊用法:在古代汉语中,“杪”还常常出现在一些特定的词语中,如“杪秋”(指树叶凋零的秋天),“杪忽”(形容时间短暂或事物变化莫测)。这些词语中的“杪”字,既保留了其基本的含义,又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三、用法示例 1. 作为形容词:在古文中,“杪”可以作为形容词来使用,用来修饰树木的状态。如:“杪杪兮枝叶茂盛”,意指树枝树叶茂盛的样子。 2. 作为名词:当“杪”用作名词时,通常指的是树枝的末端或树叶的梢头部分。如:“一叶杪舟”(指一叶孤舟),这里的“杪”即指树叶的梢头。 3. 作为动词:虽然“杪”作为动词的情况相对较少见,但在古代文献中仍可见到。如:“杪忽天边去”(形容太阳迅速西沉),这里的“杪”可以理解为“移走”或“消失”。 四、文化内涵 “杪”字不仅是一个汉字,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树木和山林常常被视为生命的象征和自然的恩赐。因此,“杪”字所蕴含的与树木、山林等相关的意象,也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此外,“杪”字还出现在一些古老的诗歌和文章中,成为文人墨客表达情感和思想的重要载体。在这些文学作品中,“杪”字所描绘的自然风光和人物形象,往往能够引发读者对人生、自然和宇宙的深刻思考。 总之,“杪”是一个充满韵味和文化内涵的汉字。通过对其构造、意义和用法的详细讲解,相信您对这个字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棴


※ 棴的意思、基本解释,棴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棴【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集韻》《類篇》?房六切,音服。《玉篇》木出崑崙山。

《集韻》《類篇》?蘇谷切,音速。棴常,樹名。

交流分享

  • 棴的词语 组词
  • 棴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