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绂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绂(紱)
⒈ 古代系印纽的丝绳,亦指官印:印绂。玺绂。
⒉ 同“黻”。
异体字
- 紱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ribbon or cord used attach ornaments
最读网绂字讲解
“纟”字的语文解释
在汉字中,“纟”是一个常见的偏旁部首,通常与丝线、绳索等有关。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符号,而是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语言意义。
首先,我们来探讨“纟”字的本义。在古代,“纟”常用来表示与丝线、绳索相关的事物。例如,在古代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用“纟”来描述织布机上的经线,如“纟纬”即指经线。此外,“纟”也用于形容细长、柔软的事物,如“丝纶”(丝线)和“纶巾”(古代文人头巾的一种,以丝绦制成)。
除了本义之外,“纟”字还具有一些引申意义。在汉字中,很多偏旁部首都可以作为构词的一部分,赋予字新的含义。例如,“纟”与“工”结合,形成了“红”字,表示像朱砂一样鲜艳的红色。这种构词方式体现了汉字的灵活性和丰富性。
此外,“纟”字在成语和典故中也经常出现。比如,“纟”与“绝”结合,形成了“绝弦之音”的成语,用来形容乐曲高妙动人或朋友间因离别而断绝关系。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音乐文化中的“绝弦之奏”,象征着音乐的绝美和友情的珍贵。
在现代汉语中,“纟”字虽然不像以前那么常见,但在一些特定的语境下仍然会用到。比如,在描述与丝线、绳索等物品有关的事物时,我们仍然会使用到“纟”这个偏旁部首。
总之,“纟”字作为汉字中的一个重要偏旁部首,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语言意义,而且在现代汉语中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学习和掌握“纟”字的含义和用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

※ 绂的意思、基本解释,绂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绂
紱
〈名〉
(1) (形声。从糸(
),表示与线丝有关。本义:系印章或佩玉用的丝带。绂的颜色依官位品级而不同)(2) 同本义 [silk ribbon]
降尊就卑,怀玺藏绂。——《文选·张衡·西京赋》
授单于印绂。——《汉书·匈奴传下》
(3) 古代作祭服的蔽膝 [knee hide]。缝于长衣之前。为祭服的服饰。周制帝王、诸侯及诸国的上卿皆着朱绂
朱绂方来。——《易·困卦》
康熙字典
紱【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集韻》《韻會》分勿切,音弗。《博雅》綬也。《易·困卦》朱紱方來。《莊子·逍遙遊註》便謂足以纓紱其心矣。《釋文》紱,或作紼。《韻會》韍,通作黻。
又作紱。
又《韻補》叶方味切。《張衡·西京賦》降尊就,懷璽藏紱。更旋閭閻,周觀郊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