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筟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筟
⒈ 络丝纺纱的工具。
⒉ 竹腔里的白色薄膜。
统一码
筟字UNICODE编码U+7B5F,10进制: 31583,UTF-32: 00007B5F,UTF-8: E7 AD 9F。
筟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最读网筟字讲解
“烝”字的语文讲解
“烝”是一个汉字,其含义丰富,读音为zhēng。在古代汉语中,“烝”有多种解释和用法。
一、基本含义
1. “烝”本义指蒸煮。《说文解字》中解释:“烝,也。从火,蒸声。”这表明“烝”与烹饪有关,特指用蒸汽来加热食物。
2. 另一个常见的意思是“众”,表示许多人或物。例如,在古文中,“烝”可以用来形容人群众多,如“烝烝者易盈”(形容人很多)。
二、引申含义
1. “烝”还可以引申为“进献”的意思。在古代,臣子有时会向君主进献食物,这时“烝”就用来表示这种进献的行为。
2. 此外,“烝”还可以表示“升腾”的意象,常用于描述气体的上升或事物的升高。
三、用法示例
1. 在古诗文中,“烝”常与其他字组合成词组使用,表达特定的意义。如“烝云”(形容云彩众多且高耸入云),“烝鹤”(指传说中的仙鹤,常用来比喻超凡脱俗的人)。
2. 作为姓氏,“烝”虽然较为罕见,但在一些地区确实存在。
四、注意事项
1. 在学习“烝”字时,需要注意其读音和书写规范。该字的拼音为zhēng,部首为“烝”,总笔画为9画。
2. 要理解“烝”字的含义和用法,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和历史文化背景进行综合考虑。例如,在理解“烝”作为“进献”的意思时,可以联想到古代君臣之间的礼仪和进贡制度。
总之,“烝”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汉字,其含义和用法不仅限于基本解释,还可能因语境和时代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积累和实践,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汉字。

※ 筟的意思、基本解释,筟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筟【未集上】【竹部】 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集韻》芳無切,音敷。《說文》筳也。筳,織緯者。
又竹中衣。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筟【卷五】【竹部】
筳也。从竹孚聲,讀若《春秋》魯公子彄。芳無切
说文解字注
(筟)筳也。筳筦筟三名一物也。方言曰。繀車、趙魏之閒謂之轣轆車。東齊海岱之閒謂之道軌。按自其轉旋言之。謂之厤鹿。亦謂之道軌。亦謂之鹿車。自其箸絲之筳言之。謂之繀車。亦謂之筟車。實卽今之籆車也。从竹。孚聲。讀若春秋魯公子彄。公子彄見春秋經隱公五年。臧僖伯也。孚聲在三部。區聲在四部。合音冣近。今音芳無切。
交流分享
- 筟的词语
- 筟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