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楓字的解释
楓

拼音 fēng 注音ㄈㄥ
部首木部 总笔画13画 结构左右
统一码6953
笔顺一丨ノ丶ノフノ丨フ一丨一丶
名称横、竖、撇、点、撇、横折弯钩/横斜钩、撇、竖、横折、横、竖、横、点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楓(枫)fēng(ㄈㄥ)

⒈  植物名。金縷梅科楓香屬,落葉大喬木。葉互生,菱形,掌狀分裂為三,邊緣有細鋸齒。單性花,雌雄同株。春季抽新葉並開黃褐色花。蒴果集生。木材可供建築箱櫃之用。秋間葉落前,葉色由黃而紅,甚為美觀,故常栽培為庭園樹。俗稱為“楓樹”。因其葉經霜變紅,有“紅楓”、“丹楓”之稱,故古詩詞中,秋令紅葉植物也稱“楓”。《楚辭•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楓,目極千里兮傷春心。” 漢 張衡 《西京賦》:“林麓之饒,於何不有。木則樅栝椶柟,梓棫楩楓。”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六:“衰草萋萋一徑通,丹楓索索滿林紅。”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一•楓香脂》:“楓木,枝幹修聳,大者連數圍。其木甚堅,有赤有白,白者細膩。”

⒉  槭属植物俗也称枫。如元宝枫、鸡爪枫等。

异体字

English

maple tree

最读网楓字讲解

“梓”字的语文讲解 “梓”是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汉字,在古代汉语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一个形声字,还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首先,从字形上来看,“梓”字由“木”和“子”两个部分组成。其中,“木”作为首笔,表明了与树木的关联;而“子”则位于其下,作为声符,表示字的读音。这种结构使得“梓”字在发音上与“子”字有一定的联系,形成了一个和谐的音韵系统。 在词义上,“梓”字主要表示两种含义:一是作为树木的名称,如“梓树”,常用于指代一种落叶乔木;二是引申为古代用来制作乐器、家具等木制品的材质,如“梓材”,可以用来制作各种木制器物。此外,“梓”字还可以用来指代人,如“梓材”,有时也用来比喻才能出众的人。 在历史文化中,“梓”字也经常出现。例如,在《诗经·小雅·小弁》中有“维桑与梓,必恭敬止”的诗句,这里的“梓”指的是梓树,用来比喻尊敬的长辈或尊贵的身份。同时,《左传·昭公二年》中也提到了“梓材”,用以形容优秀的人才。 此外,“梓”字还与古代的音乐文化有关。在古代,人们常用梓木来制作乐器,如琴、筝等,这些乐器在演奏时发出的声音清脆悦耳,深受人们的喜爱。因此,“梓”字也成为了音乐文化的象征之一。 在现代汉语中,“梓”字虽然不常使用,但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依然值得我们深入挖掘和学习。通过了解“梓”字的历史背景和词义演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汉语和文化,从而更加珍惜和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总之,“梓”字是一个充满智慧和魅力的汉字,它以其独特的字形结构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无数读者。让我们一起走进“梓”字的世界,感受它的独特魅力吧!

楓


※ 楓的意思、基本解释,楓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楓【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方戎切《集韻》《韻會》方馮切《正韻》方中切,?音風。《說文》木也。厚葉弱枝善搖。一名?。《爾雅·釋木》楓,欇欇。《郭註》樹似白楊,葉圓岐,有脂而香,今之楓香是也。《埤雅》枝善搖,故字从風,葉作三脊,霜後色丹,謂之丹楓,其材可以爲式。

《說文解字》楓木,漢宮殿中多植之,故稱楓宸。

《南方草木狀》楓香樹,子大如鴨卵,曝乾可燒,惟九眞郡有之。

《蜀本草》楓脂,入地千年化爲虎魄。

《本草圖經》引《述異記》:南中楓木之老者爲人形,亦呼爲靈楓,蓋癭瘤也。《譚景升化書》老楓化爲羽人,無情而之有情也。

孫炎云:欇欇生江上,有寄生枝,高三四尺,生毛,一名楓子,天旱,以泥泥之卽雨。

《集韻》悲廉切,音砭。義同。

《唐韻》方愔切,音近分。《張衡·西京賦》木則樅栝椶楠,梓棫楩楓。嘉卉灌叢,蔚若鄧林。

《唐韻》符咸切,音凡。《楚辭·招魂》朱明承夜兮時不可淹,臯蘭被徑兮斯路漸,湛湛江水兮上有楓。

《集韻》甫凡切,音䒦。與杋同。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楓【卷六】【木部】

木也。厚葉弱枝,善搖。一名欇。从木風聲。方戎切

说文解字注

(楓)楓木也。厚葉弱枝。善榣。一名??。各本榣作搖。今正。少一?字。今依韵會補。釋木曰。楓、欇欇。犍爲舍人曰。楓爲樹。厚葉弱莖。大風則鳴。故曰欇欇。按?、木葉摇白也。榣、樹動也。厚葉弱枝故善榣。善榣故名??。嵇含南方艸木狀。分楓人楓香爲二條。實一木也。從木。風聲。方戎切。古音在七部。招䰟楓心南爲韵。上林賦楓一作氾是也。

交流分享

  • 楓的词语
  • 楓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