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枌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枌
⒈ 一种榆树。
⒉ 古通“棼”,阁楼的梁:“枌栱嵯峨。”
English
variety of elm with small seeds
最读网枌字讲解
“枚”字的语文讲解
“枚”是一个形声字,从木,枚声。从“木”,表示这个字与树木有关;“枚”作为声符,表明了字的读音。
一、基本含义
“枚”通常用来表示计量单位,特别是指树枝、花朵等树木的枝叶数量。例如,在古代文献中,常会见到用“枚”来计数树叶或梅花等。
二、用法示例
1. 计量树叶:如“枚枚枝叶”表示一片片树叶。
2. 计量梅花:如“数枚梅花”表示几朵梅花。
3. 用作连绵词:“枚举”表示一一列举,如“枚举事例”即一一列举事情。
三、出处与典故
在古代,人们常以“枚”来计数事物,这种用法在很多古代文献中都有体现。
比如《汉书·东方朔传》中有:“上尝使侍中枚乘晓奏《长杨赋》。”这里的“枚乘”就是指古代的一位官员,而“枚”作为计量单位也体现了古代文献的严谨性。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与“枚”意思相近的词有“片”、“个”等,都可用于表示计量单位。
反义词:与“枚”意思相反的词有“枚举”(表示一一列举),“无数”(表示数量极多)等。
五、注意事项
在现代汉语中,“枚”字并不常用,但在一些特定的语境和古代文献中仍然会用到。
学习“枚”字时,除了掌握其基本含义和用法外,还需要注意其与相近词语的辨析以及在不同语境中的准确运用。
总之,“枚”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和独特用法的语文字。通过对其含义、用法、出处及近反义词等方面的讲解,相信大家对“枚”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 枌的意思、基本解释,枌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枌
〈名〉
(1) 木名。白榆 [white elm]
东门之枌,宛丘之栩。——《诗·陈风·东门之枌》
(2) 通“棼”。阁楼的栋 [ridgepele]
頳素炳焕,枌栱嵯峨。——张协《七命》
康熙字典
枌【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符分切,音焚。《說文》木名。《爾雅·釋木》楡,白枌。《郭註》枌楡先生葉却著莢,皮色白。
又《詩·陳風》東門之枌,婆娑其下。《陸佃·雅》楡性扇地,其隂下五穀不植,人就以息焉。
又枌楡,社名。見楡字註。
又通棼。複屋棟也。《左思·魏都賦》枌橑複結。《班固·西都賦》作棼橑。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枌【卷六】【木部】
榆也。从木分聲。扶分切
说文解字注
(枌)枌榆也。三字句。各本少枌。淺人以爲複字而誤刪之。枌榆者、榆之一穜。漢初有枌榆社是也。從木。分聲。扶分切。十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