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柉字的解释
柉

拼音 fán 注音ㄈㄢˊ
部首木部 总笔画8画 结构左右
五笔STPY 统一码67C9
笔顺一丨ノ丶ノ丶フ丶
名称横、竖、撇、点、撇、点、横撇/横钩、捺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fán(ㄈㄢˊ)

⒈  古书上说的一种树,皮可以制绳索。

统一码

柉字UNICODE编码U+67C9,10进制: 26569,UTF-32: 000067C9,UTF-8: E6 9F 89。

柉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最读网柉字讲解

“ 染 ”的语文讲解 在汉字的博大精深中,每一个字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用法。今天,我们将聚焦于一个相对较少使用的字——“染”。这个字虽然不算是常用字,但在文学和艺术作品中却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染”字的含义、用法及其在句子中的表现。 一、“染”的基本含义 “染”字的基本含义是“用染料染色”。它通常用于描述物体表面被颜料覆盖或渗透的过程。例如,在古代文献中,我们常可以看到“染布”、“染色”等词语,用来形容用染料将布料或其他物品染成各种颜色。 除了基本的染色含义外,“染”字还可以引申为“影响”或“沾染上某种习气、色彩”。比如,在成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中,“染”就用来比喻人受到周围环境或人的影响,形成与之相似的习性或特质。 二、“染”字在句子中的运用 1. 动词用法 作为动词,“染”可以表示染色这一动作。例如: 他小心翼翼地将布染成了蓝色。(动词:他小心翼翼地染布。) 2. 名词用法 “染”也可以作为名词使用,表示被染色的物体或颜色。例如: 这件衣服被染成了鲜艳的红色。(名词:鲜艳的红色。) 3. 形容词用法 有时,“染”还可以用来形容某种状态或特征。例如: 她的头发染成了深棕色,显得更加时尚。(形容词:时尚的。) 三、“染”字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染”字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动词或名词,它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自古以来,中国人就非常重视色彩的运用,认为色彩能够传达情感、营造氛围。因此,“染”字在文学作品和艺术创作中也经常出现,用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意图。 此外,“染”字还与佛教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佛教认为,人的心灵可以被染污,而通过修行和悟道,可以洗净心灵的污染,达到清净无染的境界。这种思想在佛教经典中得到了广泛的阐述,也为“染”字增添了深厚的宗教色彩。 四、总结 “染”字虽然是一个相对生僻的字,但它却以其独特的含义和用法,在汉语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通过了解“染”字的含义、用法及其文化内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中的色彩运用,以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希望大家能够更加关注和了解这个字,从而更好地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柉


※ 柉的意思、基本解释,柉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柉【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符咸切,音凡。《玉篇》木皮,可爲索。

《集韻》蒲瞻切,音然。義同。

交流分享

  • 柉的词语 组词
  • 柉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