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笩字的解释
笩

拼音 注音ㄈㄚˊ
部首竹部 总笔画11画 结构上下
统一码7B29
笔顺ノ一丶ノ一丶ノ丨一フ丶
名称撇、横、点、撇、横、点、撇、竖、横、斜钩、点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fá(ㄈㄚˊ)

⒈  “茷”的讹字。

统一码

笩字UNICODE编码U+7B29,10进制: 31529,UTF-32: 00007B29,UTF-8: E7 AC A9。

笩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最读网笩字讲解

“撰”字的语文讲解 “撰”是一个汉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实际应用价值。它不仅体现了汉字的构造之美,还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首先,从字形结构上看,“撰”字由“扌”(提手旁)和“占”两部分组成。“扌”表示与手有关的动作,暗示这个字可能与书写、动作或技艺有关;而“占”则常常与占据、占有等意义相关联。因此,“撰”字的整体含义可能与撰写、创作等概念相呼应。 其次,在语境中,“撰”字常被用于表示撰写文章、著作的行为。例如,“撰写一篇文章”、“撰写的小说”等表达方式都清晰地传达了这一含义。此外,“撰”字还可以用于描述其他创作性的活动,如“撰写报告”、“撰写计划”等,体现了其广泛的适用性。 在词义方面,“撰”字具有多种解释。它可以表示撰写、写作,如“撰文”、“撰稿”;也可以表示创造、编撰,如“撰著”、“撰修”。此外,“撰”字还可以表示占据、占有,如“撰席”、“撰系”。这些词义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使得“撰”字成为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汉字。 在历史文化层面,“撰”字也承载着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信息。在古代,文人墨客常常通过撰写文章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追求。同时,“撰”字也与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如“撰史”、“撰诗”等,体现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历史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此外,“撰”字在现代汉语中仍然被广泛使用,成为了一个常用且重要的汉字。无论是在书面语还是口头语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撰”字的身影,它代表着一种文化传承和语言创新的精神。 总之,“撰”字是一个充满智慧和魅力的汉字。它不仅体现了汉字的构造之美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还为我们的学习和交流提供了宝贵的资源。通过学习和掌握“撰”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笩


※ 笩的意思、基本解释,笩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笩【未集上】【竹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字彙》音旆。笩笩,飛揚也。

交流分享

  • 笩的词语
  • 笩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