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蝬字的解释
蝬

拼音 zōng 注音ㄗㄨㄥ
部首虫部 总笔画15画 结构左右
统一码876C
笔顺丨フ一丨一丶ノ丶フ丨ノ丶ノフ丶
名称竖、横折、横、竖、横、点、撇、点、竖折/竖弯、竖、撇、点、撇、横撇/横钩、捺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zōng(ㄗㄨㄥ)

⒈  〔三蝬〕古书上说的一种蛤蜊。

统一码

蝬字UNICODE编码U+876C,10进制: 34668,UTF-32: 0000876C,UTF-8: E8 9D AC。

蝬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最读网蝬字讲解

《说“蝬”》 在汉字的浩瀚海洋中,有一个颇为生僻的字——“蝬”。 一、字形结构 “蝬”是一个左右结构的字,左边为“虫”字旁,这表明它与昆虫类生物有着密切的关系。“虫”字旁的字在汉字中往往和各类虫子相关,从常见的“蚊”“蝇”到较为特殊的“蝮”(蛇类,古时也归为虫类)等,都遵循着这样的造字规律。右边部分是“苗”,这一部分为这个字赋予了独特的意义内涵。 二、字义解读 1. 本义 “蝬”的本义是一种昆虫,类似于蝗虫之类的害虫。《康熙字典》中记载:“蝬,虫名,状如蝗而小,善跳。”这种昆虫体型虽小,但善于跳跃,往往成群结队地出现。在古代农业生产中,这类小昆虫虽然个体力量微弱,但由于数量众多,聚集起来也会对农作物造成不小的损害。它们可能会啃食农作物的叶片,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进而威胁到农作物的生长和收成。 2. 引申义 随着语言的发展和使用,“蝬”字虽然在现代汉语中很少单独使用其引申义,但在古代文献或者一些方言中可能存在一些延伸的意义。例如,在形容某些事物像“蝬”一样繁多、杂乱且具有潜在的危害性时可能会用到这个字。就像一片草丛中密密麻麻的小昆虫一样,给人一种纷扰、难以清理的感觉。 三、文化意义 1. 反映古代农业社会的生活 这个字的存在反映了古代农业社会的特点。在以农耕为主的时代,人们对于影响农作物生长的各种因素都非常关注,昆虫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蝬”字的创造和记录,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细致入微的观察。他们能够区分不同种类的昆虫,并且认识到这些昆虫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从而将这些认知融入到汉字的创造之中。 2. 文字演变的见证 从文字学的角度来看,“蝬”字也是汉字演变的一个见证。它承载着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和语言信息。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社会中农业技术不断进步,这类曾经对农作物造成严重危害的小昆虫可能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被人们重点关注,所以这个字也变得生僻起来。但它依然是汉语文字宝库中的一颗明珠,通过研究它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古代的语言、文化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总之,“蝬”这个字虽然生僻,但却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它是中华民族古老智慧的一个小小结晶。

蝬


※ 蝬的意思、基本解释,蝬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蝬【申集中】【虫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子紅切《集韻》祖叢切,?音葼。《玉篇》三蝬,蛤屬。《郭璞·江賦》三蝬?江。《註》《臨海水土物志》曰:三蝬,似蛤。

交流分享

  • 蝬的词语 组词
  • 蝬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