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鈬字的解释
鈬

拼音 duó 注音ㄉㄨㄛˊ
部首釒部 总笔画12画 结构左右
五笔QNYY 统一码922C
笔顺ノ丶一一丨丶ノ一フ一ノ丶
名称撇、点、横、横、竖、点、撇、提、横折、横、撇、捺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duó(ㄉㄨㄛˊ)

⒈  ◎ 同“鐸”(日本汉字)。

异体字

English

bell; surname

最读网鈬字讲解

“鍾”字的语文讲解 “鍾”是一个汉字,其本义是指古代的一种量器,也可以用来指代时间单位“钟”。这个字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用,但在古汉语和文学作品中仍有出现。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鍾”字的含义、用法及其文化背景。 一、“鍾”的基本含义 1. 量器:在古代,“鍾”是一种用来计量时间的工具,类似于现代的钟表。它通常用于宗教仪式、庆典活动或日常生活中,以提醒人们时间的流逝。 2. 时间单位:“鍾”也是古代的一种时间单位,称为“钟”。一个“鍾”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这个单位在古代文献中时有出现,如《礼记·郊特牲》中有记载:“天子赐诸侯乐,诸侯用币。”这里的“币”可以理解为一种时间的计量方式。 二、“鍾”字的用法 1. 名词用法:当“鍾”作为名词时,通常指代上述的量器或时间单位。例如,在《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中有:“钟鼓馔玉,不足以飨士;衣服采章,不足以适士;君亲食,以延士之命。”这里的“钟”即指古代的量器。 2. 动词用法:虽然“鍾”作为动词的情况较少见,但在一些成语或固定短语中仍可见到。例如,“鍾鸣漏尽”(指夜深或天将明时)中的“鍾”有“敲击”之意,但更多是用来形容时间的流逝。 三、“鍾”字的文化背景 “鍾”字不仅反映了古代的时间计量方式,还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时间被视为宝贵的资源,人们通过各种方式来计时和管理时间。古代的钟表虽然不如现代先进,但它们承载着人们对时间的敬畏和尊重。 此外,“鍾”字还出现在许多古代文学作品中,如诗歌、散文等。在这些作品中,“鍾”字常被用来表达对时间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例如,杜甫的《春望》中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里的“感时”可以理解为对时间的感慨。 四、总结 “鍾”字虽然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字,但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反映了古代的时间计量方式,还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学习和了解“鍾”字,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语言的博大精深。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通过查阅古籍、欣赏古诗词等方式来接触和了解这个字。同时,在现代汉语中,虽然“鍾”字不常用,但在一些特定的语境下,它仍然能够为我们提供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深刻的文化体验。

鈬


※ 鈬的意思、基本解释,鈬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鐸【戌集上】【金部】 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待各切《集韻》《韻會》《正韻》達各切,?音度。《說文》大鈴也。軍法,五人爲伍,五伍爲兩,兩司馬執鐸。《玉篇》所以宣敎令也。《釋名》鐸,度也。號令之限度也。《書·胤征》遒人以木鐸徇于路。《傳》木鐸,金鈴木舌,所以振文敎。《周禮·天官·小宰》徇以木鐸。《註》古者將有新令,必奮木鐸以警衆。木鐸,木舌也。文事奮木鐸,武事奮金鐸。

《地官·鼓人》以金鐸通鼓。《註》鐸,大鈴也。振之以通鼓。

牛鐸。《世說》晉荀勗逢趙賈人牛鐸鳴,識其聲,及掌樂,音未調,曰得趙賈牛鐸則諧矣。下郡國,悉送牛鐸,得之果諧。

《開元遺事》宮中簷閒縣碎玉片,風搖如環珮聲,名占風鐸。

地名。《左傳·僖十六年》狄侵晉,取狐㕑受鐸。《註》受鐸,晉地,在汾北。

國名。《左傳·宣十六年》晉士會帥師,滅赤狄甲氏,及留吁鐸辰。《註》鐸辰,留吁之屬。

宮名。《左傳·哀三年》司鐸火。《註》司鐸,宮名。

姓。《左傳·成十八年》鐸遏?爲上軍尉。《前漢·藝文志》鐸氏微三篇。《註》楚太傅鐸椒也。

人名。《左傳·僖二十八年》曹叔振鐸。

《昭十三年》司鐸射。《註》魯大夫。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鐸【卷十四】【金部】

大鈴也。軍法:五人爲伍,五伍爲兩,兩司馬執鐸。从金睪聲。徒洛切

说文解字注

(鐸)大鈴也。?人。以金鐸通?。注。鐸、大鈴也。謂鈴之大者。說者謂軍法所用金鈴金舌、謂之金鐸。施令時所用金鈴木舌、則謂之木鐸。按大司馬職曰振鐸。又曰摝鐸。鄭謂摝、掩上振之。鐸之制同鈴。从金。睪聲。徒洛切。五部。軍灋。五人爲伍。五伍爲兩。兩司馬執鐸。見大司馬職。

交流分享

  • 鈬的词语
  • 鈬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