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犜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犜
⒈ 古书上说的一种牛。
统一码
犜字UNICODE编码U+729C,10进制: 29340,UTF-32: 0000729C,UTF-8: E7 8A 9C。
犜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最读网犜字讲解
“麂”字的语文讲解
“麂”是一个相对生僻的汉字,但在古文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的读音是“jǐ”,属于形声字。从字形上来看,“麂”由“鹿”和“几”组成,其中“鹿”作为形旁,表示与鹿有关;而“几”则作为声旁,提供了字的读音线索。
一、字义解析
“麂”主要指的是一种生活在山中的鹿类动物,即麂子。在古代,人们常捕猎这种动物以获取肉食或皮毛。除了指代这种动物外,“麂”还可以用来比喻稀疏的草木,形容山间或林间的景象。
二、词性变化
“麂”可以作为名词使用,指代具体的鹿类动物;也可以作为形容词使用,形容草木稀疏的样子。此外,在一些固定词语中,“麂”还可以与其他字组合,形成具有特定含义的词汇,如“麂皮”指鹿皮,“麂鹿”指鹿的一种。
三、用法示例
1. 名词用法:在古诗文中,“麂”常被用来描绘山水之美。“山径薄雾里,隐约闻麂鸣。”这里的“麂鸣”形象地描绘了山间鹿群的叫声,增添了神秘感。
2. 形容词用法:“麂裘”是一种用麂皮制成的皮衣,因其皮毛柔软细密而得名。“千岩万壑,尽皆麂鹿攸居。”这里的“麂鹿攸居”形容山中到处都是鹿群栖息的地方,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
3. 固定词语用法:在一些成语或俗语中,“麂”也时有出现。例如,“风声鹤唳”中的“鹤”与“麂”谐音,但意义不同。这里指的是听到风声和鹤叫都感到惊恐,形容人心惶惶。
四、文化内涵
“麂”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代表了自然界的美好与神秘,还寄托了人们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麂”字也体现了古人对动物的尊重和爱护,以及对大自然和谐共生的追求。
总之,“麂”这个字虽然生僻,但其独特的形声结构和丰富的语义内涵使得它在古文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学习和了解“麂”字,我们可以更深入地领略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 犜的意思、基本解释,犜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犜【巳集下】【牛部】 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2画
《集韻》都昆切,音敦。《玉篇》牛也。
交流分享
- 犜的词语
- 犜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