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薱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薱
⒈ 〔薆薱〕草木茂盛,如“郁蓊薱薱。”
统一码
薱字UNICODE编码U+85B1,10进制: 34225,UTF-32: 000085B1,UTF-8: E8 96 B1。
薱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最读网薱字讲解
“薇”字的语文讲解
“薇”是一个充满诗意的汉字,它的读音是wēi,属于常用的形声字。这个字由“艹”(草字头)和“韦”两个部分组成,其中“艹”表示它是一种植物,而“韦”则提示了它的读音和含义。
一、字义解析
“薇”字的基本意义是指一种植物,即野豌豆。在古文中,“薇”常被用来象征坚韧、朴素和高雅的品质。例如,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中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其中“国破山河在”一句中的“山河”,也可以理解为“薇”所象征的坚韧和稳固。
二、字音与字形
“薇”的读音是wēi,这个音节的发音与“微”相似,但意义完全不同。在书写上,“薇”字由草字头和“韦”字组成,草字头表示这是一种植物,而“韦”则提示了它的读音。
三、文化内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薇”字常被用于诗词和散文等文学作品中。它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和高雅的品质。例如,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笔下,“薇”常常与山水、田园等自然景象相联系,表达出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心境。
此外,“薇”字还出现在一些历史典故中,如“薇草青青绕舍生”,用来形容房屋周围长满了薇草,寓意着家宅的清幽和安宁。
四、用法与示例
在现代汉语中,“薇”字主要用作名词,指代野豌豆这种植物。它还可以作为形容词的一部分,如“薇薇”,用来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例如,在诗歌《春望》中,杜甫写道:“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其中的“草木深”可以理解为“薇草茂盛”的意思。
五、结语
“薇”字虽然简单,但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诗意却是非常丰富的。通过对“薇”字的学习和理解,我们可以更深入地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魅力。

※ 薱的意思、基本解释,薱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薱【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4画
《唐韻》《韻會》徒對切,音隊。《博雅》薱薱,茂也。《張衡·東京賦》鬱蓊薆薱。《註》草木盛貌。
交流分享
- 薱的词语
- 薱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