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椡字的解释
椡

拼音 dào 注音ㄉㄠˋ
部首木部 总笔画12画 结构左右
五笔SGCJ 统一码6921
笔顺一丨ノ丶一フ丶一丨一丨丨
名称横、竖、撇、点、横、撇折、点、横、竖、提、竖、竖钩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dào(ㄉㄠˋ)

⒈  ◎ 日本地名用字。

统一码

椡字UNICODE编码U+6921,10进制: 26913,UTF-32: 00006921,UTF-8: E6 A4 A1。

椡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最读网椡字讲解

“椂”字的语文讲解 “椂”是一个相对生僻的汉字,但在古文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和意义。下面,我将为您详细讲解这个字的读音、字形、字义以及其在句子中的运用。 一、读音 “椂”的普通话标准读音为lǎng,属于第三声。在部分方言中,也可能读作làng,但需注意语境的不同。 二、字形结构 “椂”字由“木”和“郎”两个部分组成。其中,“木”作为偏旁,表示与树木有关;“郎”则位于“木”的下方,构成了整个字的形状。这种结构在汉字中较为少见,因此具有一定的独特性。 三、字义解析 1. 本义:“椂”原意是指古代用来支撑物品的木架,类似于现代的架子或梁。 2. 引申义:随着时间的推移,“椂”逐渐引申为支撑、承受的意思。例如,在句子“他独自一人椂着梯子,艰难地攀上了屋顶。”中,“椂”就表达了用梯子支撑自己攀爬的动作。 3. 词性变化:“椂”可以作为名词、动词使用。作为名词时,通常指代某种具体的架子或设备;作为动词时,则侧重于描述支撑或承受的动作。 四、句子运用 “椂”字虽然不常见,但在一些古诗文中仍可见到其身影。通过运用“椂”字,作者能够生动地描绘出古代的生活场景和人物形象。例如,在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就有这样的句子:“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其中的“卷”字,若替换为“椂”,则句意会变得不通顺,因为“椂”无法表达原句中那种猛烈动荡的意境。 此外,“椂”字还常用于比喻和象征。比如,“椂梁”可以比喻为支撑事业的栋梁之材,“椂风”则可以象征着逆境中的坚韧和毅力。 五、总结 “椂”这个字虽然生僻,但其独特的字形结构和丰富的字义内涵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个字,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古文中的文化背景和人物形象,还能在日常写作和口语表达中灵活运用,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力。

椡


※ 椡的意思、基本解释,椡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交流分享

  • 椡的词语
  • 椡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