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箉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箉
⒈ 鱼笱上的竹具。
⒉ 竹杖。
其他字义
箉
⒈ 〔筛谷箉〕一种竹制的农用器具。
统一码
箉字UNICODE编码U+7B89,10进制: 31625,UTF-32: 00007B89,UTF-8: E7 AE 89。
箉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最读网箉字讲解
“琯”字的语文讲解
“琯”是一个相对生僻的汉字,但在古文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和意义。下面,我将为您详细讲解这个字的语文知识。
一、字形结构
“琯”字由“王”和“管”两个部分组成。其中,“王”是玉器的象征,而“管”则可以理解为管道或管乐器。这种结构在古汉语中常用来表示与玉石、音乐等相关的意象。
二、字义解释
1. 本义:“琯”原指一种用玉石制成的乐器,即“玉管”。它通常被用于宫廷或贵族的仪式中,以演奏优美的音乐。
2. 引申义:随着时间的推移,“琯”字的含义逐渐发生了引申。它不仅开始指代一种乐器,还被用来比喻像玉管一样清脆悦耳的声音。此外,“琯”还可以用来形容声音清脆、悠扬,如“琯声清越”。
三、语境运用
在古文中,“琯”字常出现在描写音乐、赞美自然景物或表达某种情感的句子中。例如,在《韩诗外传》中就有这样的描述:“夫玉管之鸣,能悦耳目,宁体便人。”这里用“琯”来形容玉管的音响,强调其悦耳动听的效果。
四、文化内涵
“琯”字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中国古代,玉石被视为吉祥、美好的象征,而音乐则具有调节人心、陶冶情操的作用。因此,“琯”字所代表的乐器及其音响,不仅体现了古代人们对美的追求,还寄托了他们对和谐、美好的生活境界的向往。
五、总结
“琯”这个字虽然生僻,但它却以其独特的字形结构和丰富的语义内涵,在古汉语中占据了一席之地。通过了解“琯”字的字形、字义、语境运用以及文化内涵等方面的知识,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古代汉语的魅力和丰富性。
请注意,由于“琯”字较为生僻,建议在学习过程中结合具体的语境和文献资料进行理解和掌握。

※ 箉的意思、基本解释,箉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箉【未集上】【竹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求蟹切《集韻》杜買切,音拐。竹具。用之魚笱,竹器也。
交流分享
- 箉的词语
- 箉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