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崒字的解释
崒

拼音 zú cuì 注音ㄗㄨˊ ㄘㄨㄟˋ
部首山部 总笔画11画 结构上下
五笔MYWF 统一码5D12
笔顺丨フ丨丶一ノ丶ノ丶一丨
名称竖、竖折/竖弯、竖、点、横、撇、点、撇、点、横、竖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zú(ㄗㄨˊ)

⒈  山峰高耸险峻:“崒岩断岸。”

⒉  山顶。

⒊  突兀。又指高超,出类拔萃。

其他字义

cuì(ㄘㄨㄟˋ)

⒈  古通“萃”。聚集。

异体字

  • ?

造字法

形声:从山、卒声

English

rocky peaks; lofty and dangerous

最读网崒字讲解

“崒”字的语文讲解 “崒”是一个汉字,读音为zǔn或sùn,在组词“崒嵬”时读作zǔn。这个字有多重含义和用法,下面将详细进行语文讲解。 一、基本含义 1. “崒”字的基本含义是“高峻、险峻”。它常用来形容山峰、高地等高耸入云、难以攀登的景象。 2. 该字还可以表示“聚集、集结”的意思,如“崒集”,意指人马等密集地聚集在一起。 二、“崒”字的用法 1. 作为形容词:“崒”字常用于形容词性短语中,描述事物的性质或状态。如“崒巍巍”形容山势高峻巍峨的样子,“崒兀兀”则形容山峰高耸突兀的样子。 2. 作为副词:在某些语境下,“崒”字也可以作为副词使用,修饰动词或整个句子,表达程度或方式。如“崒然”可以表示突然、忽然的意思,“崒茁茁”则形容植物茂盛生长。 三、例句解析 1. “崒嵬的山岳”:在这个句子中,“崒嵬”用来形容山岳的高峻险峻,给人以雄伟壮观的视觉感受。 2. “群山崒兀”:此句中,“崒兀”描绘了群山高耸突兀的景象,强调了山势的险峻和连绵不断。 3. “他崒然出现”:这里的“崒然”表示突然、出乎意料地出现,强调了人物出现的意外和惊喜之情。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1. 近义词:与“崒”字意思相近的词语有“峻”、“峭”、“崛”等,这些词语都可用于形容山的高峻或人的高大威猛。 2. 反义词:与“崒”字意思相反的词语有“平”、“缓”、“低”等,这些词语常用来形容地势平坦、缓慢下降或事物平淡无奇。 五、文化意义 “崒”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被用于描绘自然景观的壮美与神秘,体现了古人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同时,该字也蕴含着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激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保持坚韧不拔的毅力。 综上所述,“崒”是一个充满力量感和美感的汉字,其多重含义和用法使得它在文学创作和日常表达中都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崒


※ 崒的意思、基本解释,崒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形〉

(1) 高;险峻 [high;dangerously steep]

崒若断岸。——鲍照《芜城赋》

(2) 又如:崒然(突兀,高耸的样子);崒兀(险峻的样子;高耸的样子);崒律律(形容高峻陡峭);崒崒(峻峭的样子)

康熙字典

崒【寅集中】【山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慈卹切《集韻》《韻會》《正韻》昨律切,?音誶。《說文》危高也。从山卒聲。《爾雅·釋山》崒者,?㕒。《疏》謂山巔之末,其峯巉巖也。《詩·小雅》山冢崒崩。《傳》崒,崔嵬也。《鮑昭·蕪城賦》崒若斷岸。

《唐韻》醉綏切《集韻》《類篇》遵綏切,?音崔。義同。

《廣韻》《集韻》《韻會》?昨沒切,音捽。崒屼,山貌。《韻會》山危峻貌。《張衡·西京賦》嶐崛崔崒。或作崪。

《集韻》亦作卒。《詩·小雅》漸漸之石,維其卒矣。《朱傳》卒,崔嵬也。謂山巔之末也。

《正字通》七醉切,音萃。《司馬相如·子虛賦》珍怪鳥獸,萬端鱗崒。叶上類。《註》言比次如魚鱗,崇積如高山,借二義擬其衆盛也。一說本作萃,鱗萃猶鱗集,賦之萃爲崒,猶詩之崒爲卒,其譌同也。《正字通》崒兼平、去、入三聲。字彙闕平聲,非。?㕒,厜㕒。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崒【卷九】【山部】

崒,危高也。从山卒聲。醉綏切

说文解字注

(崒)崒、此複舉字之未刪者。危高也。言危殆之高也。釋山曰。崒者、厜㕒。厜㕒亦作嵳峩。按小雅十月之交箋曰。崒者、崔嵬。是鄭所據爾雅厜㕒作崔嵬也。惟土山戴石。故易崩耳。漸漸之石曰。漸漸之石。維其卒矣。箋云。卒者、崔嵬也。謂山巓之末也。是鄭謂卒爲崒之假借字。子虛賦。隆崇?崒。从山。卒聲。醉綏切。十五部。按廣韵六術崒、?卹切。六脂嶉、醉綏切。大徐誤也。

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