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柢字的解释
柢

拼音 dǐ chí 注音ㄉ一ˇ ㄔˊ
部首木部 总笔画9画 结构左右
五笔SQAY 五行 统一码67E2
笔顺一丨ノ丶ノフ一フ丶
名称横、竖、撇、点、撇、竖提、横、斜钩、点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dǐ(ㄉ一ˇ)

⒈  树木的根;引申为基础:根深柢固。他的英文很有根柢。

其他字义

chí(ㄔˊ)

⒈  碓衡,杵柄。《集韻·支韻》:“柢,《字林》:碓衡。”

⒉  桃。《集韻·支韻》:“柢,桃也。”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root, base; bottom of object

最读网柢字讲解

“柦”字的语文讲解 “柦”是一个相对生僻的汉字,但在古文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通常与树木、木材有关,体现了古代人们对于木材的珍视和利用。 一、字义解析 “柦”的本义是堆叠的木筏。在古代,人们常常将许多木材堆叠起来,形成木筏,用于水上交通或作为战争中的浮动阵地。这种木筏具有很大的浮力,能够在水中稳定漂浮。 此外,“柦”还可以引申为木桩的意思。在古代建筑或水利工程中,木桩是常用的建筑材料之一。它们被打入地下,以支撑建筑物或堤坝的稳定性。 二、词性变化 “柦”可以作为名词使用,指代堆叠的木筏或木桩。同时,它也可以作为动词,表示将木材堆叠成筏或树立成桩的动作。 三、用法示例 1. 名词用法:在古文中,“柦”常用来形容河边的景象,如“柦桴”(即堆积的木筏)和“柦林”(成片的树林)。这些描述往往与古代的水乡风光相联系。 2. 动词用法:当“柦”作为动词时,常用于描述古代的土木工程。例如,“柦柱”就是指立木为柱,是古代建筑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四、文化内涵 “柦”字不仅反映了古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程技术,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体现了古代人们对于自然资源的敬畏和利用,以及对于建筑和工程的执着和创新。同时,“柦”字也展示了汉字的独特魅力和语言的丰富性。 总之,“柦”是一个充满智慧和历史感的汉字。通过对其字义、词性和用法的深入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古代文化的魅力和汉字的奥妙。

柢


※ 柢的意思、基本解释,柢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名〉

(1) (形声。从木,氐( )声。本义:树根,根柢)

(2) 同本义。特指直根 [root;toproot]

柢,本也。——《尔雅·释言》

柢也者,本之所以建生也。——《韩非子·解老》

蟠木根柢。——《汉书·邹阳传》

(3) 又

素无根柢之容。

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也。——《老子》

(4) 比喻事物的本源或基础 [base]

后来村里的青年女人又要追问根柢了。——茅盾《残冬》

康熙字典

柢【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韻會》都禮切《正韻》典禮切,?音邸。《說文》根也。《徐鍇曰》華葉之根曰蒂,木之根曰柢。《老子·道德經》深根固柢。《何劭·遊仙詩》根柢無雕落。

與邸通。《爾雅·釋器》邸謂之柢。《郭註》根柢皆物之邸,邸卽底。

《唐韻》都計切《集韻》《韻會》《正韻》丁計切,?音帝。

《唐韻》《廣韻》都奚切《集韻》《正韻》都黎切,?音低。義?同。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柢【卷六】【木部】

木根也。从木氐聲。都禮切

说文解字注

(柢)木根也。道德經。深其根。固其柢。長生久視之道。韓非解老曰。樹木有曼根。有直根。直根者、書之所謂柢也。柢也者、木之所以建生也。曼根者、木之所以持生也。按?者曰直根。横者曰曼根。柢或借蒂字爲之。又借氐字爲之。節南山傳曰氐本也是。從木。氐聲。都禮切。十五部。

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