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诚字的解释
诚

拼音 chéng 注音ㄔㄥˊ 繁体
部首讠部 总笔画8画 结构左右
五行 统一码8BDA
笔顺丶フ一ノフフノ丶
名称点、横折提、横、撇、横折钩、斜钩、撇、点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诚(誠)chéng(ㄔㄥˊ)

⒈  真心:诚恳。诚朴。诚实。诚挚。忠诚。心悦诚服。

⒉  实在,的确:诚然。诚有此事。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从讠、成声

English

sincere, honest; true, real

最读网诚字讲解

“诫”字的语文解释 “诫”是一个汉字,其本意为警告、告诫,通常用于规劝他人注意言行。在语文学习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个字,了解它的含义和用法对于提高我们的语言素养和理解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 首先,“诫”字的结构是由“言”和“戒”两个部分组成的。“言”指的是言语、说话,而“戒”则含有警戒、警惕的意思。因此,“诫”字的整体含义就是用言语来告诫或警告他人,提醒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在句子中,“诫”字常被用作谓语或定语,例如:“他时刻以诫勉自己,不敢有丝毫懈怠。”这里的“诫勉”就是指用言语来劝勉自己要努力上进,不松懈。又如:“老师常用以诫励学生要勤奋学习。”这里的“诫励”即是用言语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 此外,“诫”字还常常与一些表示严肃、庄重的词语搭配使用,以增强语气和表达效果。比如,“严以诫己,宽以待人”就是一个常用的成语,意思是说要用严肃的态度来约束自己,用宽容的心态来对待别人。 除了以上的基本含义外,“诫”字在一些特定的语境下还有着特殊的用法。比如,在古代的一些法律文件或家训中,“诫”字也常被用来表达对子孙后代的教诲和警告,希望他们能够遵守家规、继承家风。 总之,“诫”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汉字,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语言,还能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深刻底蕴。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希望大家能够多多关注这个字,从而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诚


※ 诚的意思、基本解释,诚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chéng

〈形〉

(1) (形声。从言,成声。本义:诚实,真诚)

(2) 同本义[sincere;honest]

诚,信也。——《说文》

币必诚。——《礼记·郊特牲》

诚者自成也。——《礼记·中庸》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 朔东,一厝 雍南。——《列子·汤问》

行之发于至诚。——《汉书·赵广汉传》

乃能衔哀致诚。——韩愈《祭十二郎文》

(3) 又如:诚款(真诚恳切);诚敬(真诚,敬重);诚虔(虔诚,恭敬而有诚意)

(4) 真实 [real]

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论语·子路》

此谓诚于中,形于外。——《礼记·大学》

巧诈不如拙诚。——《韩非子·说林上》

(5) 又如:诚理(真理);诚谛(真实而详审)

词性变化

chéng

〈副〉

(1) 确实,的确 [indeed]

诚既勇兮又以武。——《楚辞·九歌·国殇》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战国策·齐策》

所谓无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韩愈《祭十二郎文》

此为宰相听事诚隘,为太祝、奉礼听事已宽矣。——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2) 又如:诚不能免;诚恐(只怕,恐怕)

(3) 果真;如果 [actually]

楚诚能绝 齐, 秦愿献 商于之地六百里。——《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康熙字典

誠【酉集上】【言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氏征切《集韻》《韻會》《正韻》時征切,?音成。《說文》信也。《廣雅》敬也。《增韻》純也,無僞也,眞實也。《易·乾卦》閑邪存其誠。《疏》言防閑邪惡,當自存其誠實也。《書·太甲》鬼神無常享,享于克誠。《傳》言鬼神不係一人,能誠信者則享其祀。《眞德秀曰》唐虞時未有誠字,《舜典》允塞卽誠之義。至伊尹告太甲始見誠字。《禮·樂記》著誠去僞,禮之經也。《中庸》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註》誠者,眞實無妄之謂。

《玉篇》審也。《禮·經解》故衡誠縣,不可欺以輕重。《註》誠,猶審也。或作成。

郡名。《唐書·地理志》悉州歸誠郡。

州名。《唐書·地理志》嶺南道有思誠州。

?羊切,音嘗。《韓愈·歐陽生哀辭》哭泣無益兮,抑哀自彊。推生知死兮,以慰孝誠。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誠【卷三】【言部】

信也。从言成聲。氏征切

说文解字注

(誠)信也。从言。成聲。氏征切。十一部。

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