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睮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睮
⒈ 〔睮睮〕谄媚的样子,如“睮睮谄夫。”
统一码
睮字UNICODE编码U+776E,10进制: 30574,UTF-32: 0000776E,UTF-8: E7 9D AE。
睮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最读网睮字讲解
“瞶”字的语文讲解
“瞶”是一个汉字,其含义丰富,读音为guì。在古文中,“瞶”主要有以下几种解释:
1. 盲目、看不见:这是“瞶”字最为常见的含义。例如,在《说文解字》中提到:“瞶,目无所见也。”这里的“瞶”就是指眼睛看不见,即盲目。在古代文献中,如《韩非子·喻老》中的“夫盲者无以与乎眉目颜色之好”,进一步强调了盲人的视觉障碍。
2. 愚蠢、愚昧:“瞶”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愚蠢或愚昧无知。例如,在《史记·滑稽列传》中,东方朔自称“臣朔虽不肖,鸿蒙无所不食,然不以万物为味,不知贾人之乐,不知士人之服”,这里的“不知”可以理解为愚昧无知,与“瞶”的含义相近。
3. 沉默寡言:在古文中,“瞶”还可以用来形容人沉默寡言,不轻易发表言论。例如,《礼记·檀弓上》中的“孔子蚤作,负手曳杖,消摇于门,歌曰:‘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这里的“消摇”可以理解为沉默寡言,与“瞶”的含义有一定的相通之处。
4. 瞎了眼的羊:从字形上看,“瞶”字也可以拆分为“目”和“瞀”。其中,“目”代表眼睛,“瞀”则可以理解为瞎了眼的羊,即盲目的状态。这种解释在古代文献中也有所体现,如《山海经·中山经》中的“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这里的“精卫”就是一只瞎了眼的鸟,与“瞶”的含义有一定的联系。
总之,“瞶”这个字在古文中具有多种含义,包括盲目、愚蠢、沉默寡言以及瞎了眼的羊等。通过学习“瞶”字的含义和用法,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汉语的表达方式和文化内涵。

※ 睮的意思、基本解释,睮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睮【午集中】【目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9画
《集韻》《韻會》容朱切,音俞。睮睮,媚貌。《前漢·韋賢傳》睮睮諂夫。
交流分享
- 睮的词语
- 睮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