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笒
拼音
cén jìn hán
注音ㄘㄣˊ ㄐ一ㄣˋ ㄏㄢˊ
部首竹部 总笔画10画 结构上下
五笔TWYN 统一码7B12
笔顺ノ一丶ノ一丶ノ丶丶フ
名称撇、横、点、撇、横、点、撇、捺、点、横撇/横钩
部首竹部 总笔画10画 结构上下
五笔TWYN 统一码7B12
笔顺ノ一丶ノ一丶ノ丶丶フ
名称撇、横、点、撇、横、点、撇、捺、点、横撇/横钩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笒
⒈ 古书上说的一种竹。
其他字义
笒
⒈ 竹签。
其他字义
笒
⒈ 〔笒隋〕一种实心竹。亦作“筨隋”。
统一码
笒字UNICODE编码U+7B12,10进制: 31506,UTF-32: 00007B12,UTF-8: E7 AC 92。
笒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最读网笒字讲解
“箴”字的语文讲解
“箴”是一个形声字,从竹,堇(qín)声。从竹,表示这个字与竹制品有关;“堇”作为声旁,提供了字的读音参考。其本义指古代用来规劝、告诫的竹简,也指这种竹简所写的文辞。
在古代,人们常用竹简来记录文字,由于竹简表面有层青皮且含有油质,不宜刻字且易被虫蛀。因此,先秦时期人们在竹简上书写,先以火烤竹简,使青皮变成棕褐色,再刮去青皮,然后书写,以避免虫蛀。由于竹简表面有层青皮且含有油质,不宜刻字且易被虫蛀,所以古人通过这种火烤竹简的方法,制作出了毛笔。“箴”字从竹,表示与竹简有关,“堇”表声,表明了字的读音。
“箴”字在汉语中有着丰富的用法和含义。它可以作为名词,指代古代用于规劝、告诫的竹简,也可以作为动词,表示规劝、告诫的意思。此外,“箴”还可以构成很多词语,如“箴言”、“箴规”、“箴谏”等,这些词语都带有一定的书面语色彩,常用于正式场合或文献中。
在文学作品中,“箴”字也经常出现。一些文人墨客会用“箴”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或者用来赞美那些具有高尚品德和远见卓识的人。例如,在《荀子·非相》中就有“君子之时,何其美也”的句子,其中的“美”可以理解为“善”,而“箴”则有规劝、告诫的含义,整句话可以理解为“君子之时,何其善也”。
总之,“箴”是一个形声字,其本义与竹简有关,后来引申为规劝、告诫的意义。在古代汉语中,“箴”字有着广泛的应用和重要的地位,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之一。

※ 笒的意思、基本解释,笒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笒【未集上】【竹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鋤針切《集韻》鋤簪切,音岑。竹名。
又《廣韻》《集韻》巨禁切,音噤。竹籖也。《釋名》笒,橫在車前,織竹作之,孔笒笒也。
又《篇海》笒,籛也。
又《集韻》胡南切,音含。與筨同。《篇海》實中竹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