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亳字的解释
亳

拼音 注音ㄅㄛˊ
部首亠部 总笔画10画 结构上下
五笔YPTA 五行 统一码4EB3
笔顺丶一丨フ一丶フノ一フ
名称点、横、竖、横折、横、点、横撇/横钩、撇、横、竖弯钩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bó(ㄅㄛˊ)

⒈  〔亳州〕地名,在安徽省。

异体字

  • ?

English

name of district in Anhui; capital of Yin

最读网亳字讲解

“亳”字的语文讲解 “亳”是一个汉字,读音为bó。它有多种含义,主要与酒有关。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这个字的用法和含义。 一、基本含义 “亳”最直接的含义是“酒”。在古代汉语中,“亳”常用来指代酒的酿造地或酒的品种。例如,《说文解字》中解释道:“亳,酒也。”这表明“亳”本身就是一种酒的名字。 二、出处与用法 1. 《诗经》中的使用: 在《诗经·小雅·六月》中有“饮御诸友,以洽百礼,彼都人士,何其丰兮?饮酒饮酒,何其醇兮!饮酒饮酒,何其温兮!饮酒饮酒,何其炽兮!饮酒饮酒,何其哗兮!饮酒饮酒,何其愚兮!饮酒饮酒,何其乐兮!饮酒饮酒,何其美兮!饮酒饮酒,何其厚兮!饮酒饮酒,何其长兮!饮酒饮酒,何其尊兮!饮酒饮酒,何其清兮!饮酒饮酒,何其淆兮!饮此美酒,以敖以游。”其中提到“饮酒”,而“饮酒”的“酒”即指“亳”。 2. 中药方剂中的使用: 在中药方剂中,“亳”也常用来指代一种名为“亳菊”的菊花品种。亳菊是亳州(今安徽亳州)出产的菊花,与龙胆、甘草、当归等药材配伍使用,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3. 历史典故中的使用: “亳”字还出现在一些历史典故中。例如,《史记·滑稽列传》中提到“亳”,虽然与本义“酒”无直接关联,但在古代文化中,“亳”有时也用来指代某些特定的事物或人物。 三、字形结构 “亳”字的字形结构为左右结构,由“亳”和“水”两部分组成。其中,“亳”作为首笔,形状类似于“高”字的上半部分;“水”则作为偏旁,表示与水有关的事物。 四、文化意义 “亳”字在古代文化中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它不仅代表了美酒,还象征着一种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在古代,饮酒是一种重要的社交活动,而“亳”作为美酒的代表,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结语 “亳”这个字虽然不常见,但它与酒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古代汉语中一个重要的词汇。通过了解“亳”字的含义、出处、字形结构和文化意义,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文化和语言的魅力。 在实际应用中,“亳”字多用于与酒相关的场合,如品酒、酿酒等。同时,在中药方剂和历史典故中也有着独特的应用。掌握“亳”字的用法和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古代汉语。

亳


※ 亳的意思、基本解释,亳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名〉

(1) 古都邑名 [Bo capital]。商汤的都城。相传有三处

(2) 谷熟为南亳,汤都,在今河南商丘县东南

(3) 蒙为北亳,汤受命为盟主之处,在今河南偃师县西

(4) 偃师为西亳,传说汤攻夏时所居

(5) 县名(亳县,在安徽)

康熙字典

亳【子集上】【亠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旁各切《集韻》《韻會》白各切,?音泊。商湯所都。契封商,湯始居亳。皇甫謐曰:梁國有三亳。南亳在穀熟。卽湯都。北亳在蒙,卽景亳。湯所受命地偃師爲西亳,卽盤庚所徙。《通雅》宋州穀熟縣卽歸德之考城縣。考城今有亳越,有大蒙,小蒙。章本淸云:湯遷南亳,卽歸德府。亳一作薄。《荀子·議兵篇》古者湯以薄。《註》與亳同。《前漢·地理志》山陽郡有薄縣。《註》湯居亳。《說文》亳,京兆杜陵亭名。則又一亳也。

《書·立政》三亳阪尹。《傳》與皇甫說同。孔安國云:亳人歸文王者三所,爲之立監,故爲三亳。

《廣韻》亳,國名。春秋?地,漢爲沛之譙縣,晉爲南兗州,後周爲亳州。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亳【卷五】【高部】

京兆杜陵亭也。从高省,乇聲。㫄各切文四重一

说文解字注

(亳)京兆杜陵亭也。六國表。湯起于亳。徐廣曰。京兆杜縣有亳亭。錢氏大昕史記攷異曰。殷本紀。湯始居亳。皇甫謐曰。梁國榖熟爲南亳。湯所都也。立政三亳。皆非京兆之亳亭。秦本紀。寧公二年遣兵伐蕩社。三年與亳戰。亳王奔戎。遂滅蕩社。徐廣云。蕩一作湯。社一作杜。皇甫謐以爲亳號湯。西夷之國。又云。周桓王時自有亳王號湯。非殷也。封禪書于杜亳有三杜主之祠。葢京兆之亳。乃戎王號湯者之邑。徐廣以爲殷湯所起。其不然乎。然此篇稱作事者必於東南。收功實者常於西北。乃述禹興西羌、周始豐鎬、而及湯之起亳。則史公固以關中之亳系之湯矣。按許不言三亳、而獨言杜陵亳亭者。正爲其字从高。則以此亭當之也。然十里一亭者秦制。亳亭之名秦漢乃有之。亳之字固不起於亭也。以解字爲書。不得不有涉於皮傅者。从高省。乇聲。旁各切。五部。古亦借薄爲之。如禮記薄社北牖。

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