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丙字的解释
丙

拼音 bǐng 注音ㄅ一ㄥˇ
部首一部 总笔画5画 结构单一
五笔GMWI 五行 统一码4E19
笔顺一丨フノ丶
名称横、竖、横折钩、撇、点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bǐng(ㄅ一ㄥˇ)

⒈  天干的第三位,用作顺序第三的代称。

⒉  火的代称(五行中“丙”、“丁”属火):付丙(把信件等烧掉)。

异体字

  • ?

汉英互译

third

造字法

象形:像鱼尾形

English

third; 3rd heavenly stem

最读网丙字讲解

“丙”字的语文讲解 “丙”字,在现代汉语中,通常被归“月”部,也可归“厶”部,但“厶”不作为首笔。它是一个独体字,不可拆分。下面是对“丙”字的详细语文讲解: 一、基本含义 “丙”字的基本含义与天干有关。在中国古代历法中,有十个天干,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其中,“丙”是第三个天干。天干常用于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等。 二、字形结构 “丙”字的字形结构比较简单,由一个撇、一个竖和一个“月”字组成。这个“月”字在古汉语中有时也通“肉”,但在这个上下文中,它特指天干的“月”部分。 三、语境中的意义 在词语和句子中,“丙”字通常保持其天干的属性,不会直接指代具体的事物。然而,在特定的语境中,如天干纪年法中,“丙”就代表了特定的年份。例如,“丙午”就是一个具体的年份组合。 四、文化内涵 “丙”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符号,更是古代中国人对时间、命运和宇宙的一种独特理解和表达。天干作为中国古代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国人对时间的敬畏和尊重。 五、注意事项 在书写“丙”字时,需要注意笔画的流畅和舒展。撇捺要舒展有力,竖画要挺直。同时,还要注意字形的整体协调性和美观性。 总之,“丙”字虽然简单,但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学习和了解“丙”字的含义和文化内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丙


※ 丙的意思、基本解释,丙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bǐng

〈名〉

(1) (象形。本义:鱼尾。《尔雅·释鱼》曰:‘鱼枕谓之丁,鱼肠谓之乙,鱼尾谓之丙’。乙之象鱼肠,丙之象鱼尾,可无庸说。”)

(2) 鱼尾 [fishtail]

鱼尾谓之丙。——《尔雅》

(3) 假借为天干的第三位,与地支相配,用以纪年、月、日 [the third of the ten “Celestial Stems”]

其日丙丁。——《礼记·月令》

丙刚丁柔。——《广雅·释天》

(4) 如:丙子、丙戍、丙寅以纪年;丙科(汉代考试的第三等科目);丙夜(即三更。半夜,夜中子时)

(5) 古代以十干配五方,丙为南方之位,因以指南方 [south]

丙位南方,万物成炳。——《说文》

(6) 又如:丙向(南向,即朝南)

(7) 五行中丙丁属火,因以为火的代称。丙为阳火,丁为阴火 [fire]。如:丙丁神(火神);付丙(烧掉)

(8) 在可数序列中的第三个 [the third]。如:丙等

康熙字典

丙【子集上】【一部】 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兵永切《集韻》《韻會》《正韻》補永切,?音炳。十幹名之一。《爾雅·釋天》太歲在丙曰柔兆。月在丙曰修。《說文》南方之位也。南方屬火,而丙丁適當其處,故有文明之象。

《周髀算經》上天名靑丙,下地曰靑戊。

《張衡·東京賦》大丙弭節,風后陪乗。《註》大丙,神名。

《集韻》陂病切,音柄。日名。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丙【卷十四】【丙部】

位南方,萬物成,炳然。陰气初起,陽气將虧。从一入冂。一者,陽也。丙承乙,象人肩。凡丙之屬皆从丙。兵永切〖注〗徐鍇曰:“陽功成,入於冂。冂,門也,天地陰陽之門也。文一

说文解字注

(丙)位南方。句。萬物成炳然。句。侌气初起。昜气將?。鄭注月令曰。丙之言炳也。萬物皆炳然箸見。律書曰。丙者、言陽道箸明。律曆志曰。明炳於丙。从一入冂。合三字會意。陽入冂、伏臧將?之象也。兵永切。古音在十部。一者、昜也。釋篆體之一。丙承乙。象人肩。冡大一經。凡丙之屬皆从丙。

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