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爂
拼音
biāo
注音ㄅ一ㄠ
部首火部 总笔画19画 结构上中下
统一码7202
笔顺ノ丨一一丨フ一丨フ一フ一一丶フ丶ノノ丶
名称撇、竖、横、横、竖、横折、横、竖、横折、横、横折、横、横、点、横撇/横钩、点、撇、撇、捺
部首火部 总笔画19画 结构上中下
统一码7202
笔顺ノ丨一一丨フ一丨フ一フ一一丶フ丶ノノ丶
名称撇、竖、横、横、竖、横折、横、竖、横折、横、横折、横、横、点、横撇/横钩、点、撇、撇、捺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爂
⒈ 脆:“凡粪种……轻爂用犬。”
统一码
爂字UNICODE编码U+7202,10进制: 29186,UTF-32: 00007202,UTF-8: E7 88 82。
爂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最读网爂字讲解
“爝”字的语文讲解
“爝”是一个相对生僻的汉字,但在古文中有着其独特的地位和意义。下面,我将为您详细讲解这个字的语文知识。
一、字形结构
“爝”字由“火”和“卓”两个部分组成。其中,“火”作为偏旁,通常与热、燃烧等意义相关联;而“卓”则常常表示高、高超、卓越等含义。这两个部分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既表示火焰又含有高超、卓越之意的汉字。
二、字义解释
1. 本义:原意是指烧火做饭。在古代,人们常常使用火来烹饪食物,因此,“爝”字最初与烹饪、饮食相关。
2. 引申义:随着时间的推移,“爝”字的含义逐渐发生了引申。它可以用来形容火焰高耸、明亮,如“爝火明灭”,也可以用来比喻文章、言辞高超、卓越,如“爝灼言辉”。
三、用法与示例
在古文中,“爝”字多用作谓语、定语,用来修饰名词,表示与火焰、高超、卓越等意义相关的状态或特征。以下是一些使用“爝”字的例句:
1. “夜深了,村里还亮着几盏爝火,仿佛是远方的灯塔,指引着归途。”(比喻义)
2. “他的文章气势磅礴,犹如一盏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令人赞叹不已。”(比喻义)
3. “在这次比赛中,他凭借出色的表现,成为了一颗耀眼的星辰,展现了非凡的才华。”(象征义)
四、文化内涵
“爝”字不仅是一个汉字,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反映了古代人们对火的崇拜和利用,以及对于高超技艺和卓越成就的追求。同时,“爝”字也体现了汉字构造的巧妙和语言的丰富性。
总之,“爝”是一个充满智慧和魅力的汉字,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欣赏。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本文的介绍,更加了解这个字的含义和用法,从而更好地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 爂的意思、基本解释,爂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爂【巳集中】【火部】 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4画
《集韻》遙切,音猋。輕脃也。
又彌遙切,音蜱。
又匹妙切,音縹。義同。《周禮·地官·草人》輕爂用犬。《註》輕爂,輕脃者。◎按釋文爂,孚照反,李音婦堯反。二音皆可讀。
又《集韻》祖芮切,音蕝。義同。《周禮·地官疏》爂脃二音,聲相近,故知爂卽脃也。〇按集韻書作爂(原刻从灭),多一畫,當由筆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