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麃字的解释
麃

拼音 páo biāo 注音ㄆㄠˊ ㄅ一ㄠ
部首鹿部 总笔画15画 结构左上包围
五行 统一码9E83
笔顺丶一ノフ丨丨一一フノフ丶丶丶丶
名称点、横、撇、横折、竖、竖、横、横、竖提、撇、竖弯钩、点、点、点、点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páo(ㄆㄠˊ)

⒈  古同“狍”:“豺狼逐野麃。”

其他字义

biāo(ㄅ一ㄠ)

⒈  古通“穮”,除草:“厌厌其苗,绵绵其麃。”

⒉  草莓。

⒊  〔麃麃〕勇武的样子。

⒋  姓。

异体字

English

till, plow

最读网麃字讲解

“髹”字的语文讲解 “髹”是一个相对生僻的汉字,但在古汉语和书法艺术中却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读音为“xiū”,属于形声字,从“髹”(xiū)声,本义是指涂饰弓矢等武器的红漆。 一、字形的演变 “髹”字的字形由“髹”和“军”两部分组成。其中,“髹”作为声旁,提示了字的读音;而“军”则作为形旁,表示与军事、武器有关。通过这种形声结合的方式,汉字得以传承和发展。 二、字义的引申 虽然“髹”原意是指涂饰弓矢等武器的红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意义逐渐发生了引申。在古代,人们常用“髹”来形容器物的装饰精美,如“髹漆”就是指涂有漆彩的器物。此外,“髹”还可以用来比喻修饰、美化,如“髹饰”就是指装饰点缀。 三、书法艺术中的应用 在书法艺术中,“髹”字更是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书法家们通过巧妙的笔触和墨色的浓淡,将“髹”字的字形和神韵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行书、草书等字体中,“髹”字的笔画连绵不断,富有动感,给人以美的享受。 四、文化内涵的体现 “髹”字不仅是一个汉字,更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它承载着古代人们对武器、器物的装饰追求和对美的向往。同时,“髹”字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细节、追求完美的审美观念。 总之,“髹”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汉字,它以其独特的字形、字义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无数人的关注和研究。通过学习和了解“髹”字,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现代汉语中,“髹”字并不常用,但它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依然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传承。

麃


※ 麃的意思、基本解释,麃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biāo

〈动〉

(1) 假借为穮。耕耘 [till]

厌厌其苗,绵绵麃其。——《诗·周颂·载芟》

(2) 另见 páo

基本词义

páo

〈名〉

(1) 同“麅”。古书上指一种像獐的独角兽 [small spotted deer;roe]

大麃,牛尾一角。——《尔雅》

(2) 禾穗芒 [bard;spike]

厌厌其苗,緜緜其麃。——《诗·周颂·载芟》

康熙字典

麃【亥集下】【鹿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薄交切《集韻》《韻會》蒲交切,?音庖。《說文》麠屬。《史記·武帝紀》郊雍獲一角獸,若麃然。《註》楚人謂麋爲麃。引《爾雅》麖大麃。牛尾一角。

《集韻》《韻會》悲嬌切《正韻》?遙切,?音鑣。麃麃,武貌。《詩·鄭風》淸人在消,駟介麃麃。

耘也。《詩·周頌》緜緜其麃。

《廣韻》《集韻》?滂表切,音藨。鳥毛變色也。本作皫。《禮·內則》鳥皫色而沙鳴。《註》皫色,毛變色也。

《集韻》匹沼切《正韻》蒲昭切,?音縹。義同。

草名。《爾雅·釋草》藨麃。《疏》藨,一名麃。郭云:麃卽莓也。江東呼麃莓子,似覆盆而大赤,酢甜,可食。《釋文》麃,平表反。

《集韻》蒲嬌切,音瀌。義同。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麃【卷十】【鹿部】

麠屬。从鹿,㶾省聲。薄交切

说文解字注

(麃)麞屬。鉉本作麠屬。鍇本作麋屬。今依韵會本。麃者、麞屬也。麞者、麋屬也。韋昭曰。楚人謂麋爲麃。葢麃似麋而無角。陸機詩疏曰。四足之美有麃。㒳足之美有鷮。从鹿。㶾省聲。薄交切。二部。詩鄭風。駟介麃麃。傳云。武皃。葢儦儦之叚借字也。

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