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祊字的解释
祊

拼音 bēng fāng 注音ㄅㄥ ㄈㄤ
部首礻部 总笔画8画 结构左右
五行 统一码794A
笔顺丶フ丨丶丶一フノ
名称点、横撇/横钩、竖、点、点、横、横折钩、撇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bēng(ㄅㄥ)

⒈  古代在宗庙门内举行的祭祀:“设祭于堂,为祊乎外。”

⒉  古代在宗庙门内设祭的地方:“祝祭于祊。”

⒊  中国春秋邑名,今山东省费县东南。

其他字义

fāng(ㄈㄤ)

⒈  古通“方”,指四方之祭。

异体字

  • ?
  • ?
  • ?

造字法

形声:从礻、方声

English

river in Shandong; space inside

最读网祊字讲解

“羊”字的语文讲解 “羊”字,在汉语中是一个常用的汉字,其含义丰富,字形也颇具特色。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讲解一下这个字。 一、字形结构 “羊”字属于象形字。其字形就像一只羊的侧面形象,头部和角都较为夸张地表现出来,而身体的其他部分则相对简略。这种象形的方式使得“羊”字非常直观地反映了羊的基本特征。 二、字义解释 1. 基本含义:“羊”字最基本的含义就是指羊这种动物,是一种家畜,也是人类重要的食物来源之一。 2. 引申含义:除了直接指代羊之外,“羊”字还可以引申出一些与羊相关的概念或象征意义。例如,“羊”常用来象征温顺、善良的品质,因为羊在传统文化中往往被视为温和、忠诚的动物。此外,“羊”字有时也用于比喻某些事物或人,如“替罪羊”指的是被用来承担过错或罪责的人或事物。 3. 文化象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羊”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例如,“羊”与“祥”谐音,因此“羊”常用来表达吉祥、祥和的意愿。同时,“羊”也是中国十二生肖之一,代表着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 三、词语中的“羊” 在汉语中,“羊”字常出现在各种词语中,这些词语不仅丰富了汉语词汇,还体现了“羊”在不同语境下的独特含义。例如: “羊肉”:指羊的肉,是人类常见的食物之一。 “羊群”:指一群羊,常用来形容羊群聚集在一起的景象。 “羊角”:指羊的角,通常用来形容尖锐、坚硬的物体。 “羊肠小道”:形容狭窄曲折的小路,常用于比喻艰难曲折的途径。 四、书法与艺术 “羊”字在书法和艺术领域也有着独特的地位。书法家们通过不同的笔法和墨色运用,将“羊”字书写得各具特色,充满了艺术魅力。同时,“羊”字也常作为艺术品的设计元素,出现在绘画、刺绣等传统手工艺品中,展现出浓郁的文化气息。 总之,“羊”字作为汉语中的一个常用字,其字形、字义和文化内涵都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欣赏。通过了解“羊”字的各个方面,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汉语的文化底蕴和表达方式。

祊


※ 祊的意思、基本解释,祊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bēng

〈名〉

(1) 古代称宗庙之门。亦指庙门内设祭之处 [sacrificial place in temple]

为祊乎外。——《礼记·祀器》

祊之于东方失之矣。——《礼记·郊特牲》

祝祭于祊。——《诗·小雅·楚茨》。傳:“门内也。”按,祭于庙门曰祊,故庙门曰祊

(2) 指正祭毕后于次日举行的绎祭 [next memorial ceremony]

设祭于堂,为祊乎外。——《礼记·礼器》

(3) 古邑名。春秋郑国祭祀泰山时的汤沐之邑。在山东省费县东南 [Beng town]

郑伯使 宛来归 祊。——《左传·隐公八年》

(4) 河名 [Beng Rive],在山东省

康熙字典

祊【午集下】【示部】 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4画

《集韻》《韻會》晡橫切《正韻》補耕切,?音閍。《說文》作?。从示,彭聲。或从方,門內祭先祖,所以彷徨也。《詩·小雅》祝祭于祊。《傳》祊,門內也。孝子不知神之所在,使祝博求之門內之旁,待賓客處也。《禮·禮器》設祭於堂,爲祊乎外。《註》祊,明曰繹祭也。謂之祊者,於廟門之旁,因名焉。《疏》祊有二義,一正祭時,祭神於廟,復求神於廟門內。一明日繹祭時,設饌於廟門外西室。

邑名。《春秋·隱八年》鄭伯使宛來歸祊。《註》祊,鄭祀泰山之邑,在琅邪費縣東南。

通邴。《公羊傳·隱八年》作來歸邴。《註》彼命反,又音丙。

叶補光切,音邦。《詩·小雅》祝祭于祊,與下祀事孔明叶。明音芒。《正字通》周禮大司馬,中秋敎治兵,羅弊致禽以祀祊。鄭註:祊,當爲方,主祭四方,報成萬物。引《詩》:以社以方。據此是《周禮》方譌作祊,非方祊同也。《字彙》祊音方,合方、祊爲一字,誤。

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