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垹字的解释
垹

拼音 bāng 注音ㄅㄤ
部首土部 总笔画9画 结构左右
五笔FDTB 统一码57B9
笔顺一丨一一一一ノフ丨
名称横、竖、提、横、横、横、撇、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竖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bāng(ㄅㄤ)

⒈  古书上说的一种药物,形如手掌。

统一码

垹字UNICODE编码U+57B9,10进制: 22457,UTF-32: 000057B9,UTF-8: E5 9E B9。

垹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最读网垹字讲解

“壷”字的语文讲解 “壷”是一个汉字,其本义与陶器、容器有关。在古代,“壷”常被用来指代一种盛酒或水的陶器,类似于现代的酒壶或酒瓶。这个字的结构也颇具特色,由“土”和“容”两个部分组成。 一、字形结构 “壷”字由“土”和“容”两部分构成。“土”作为偏旁,表明这个字与土有关,而“容”则提示了它的意义与容纳、盛放有关。当“土”与“容”结合时,就形成了一个既表示容器又表示盛酒功能的字。 二、字义演变 在古代汉语中,“壷”字的含义多与陶器、酒器相关。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然“壷”不再只是指具体的陶器,但其核心意义仍然保留了下来,即表示一种盛酒或水的容器。 此外,“壷”在一些固定词语中也常出现,如“壷中窥天”,意指从壶口中窥视天空,比喻视野狭窄或见识有限。这里的“壷”依然指的是一种盛酒的容器,但在这个成语中被赋予了新的寓意。 三、用法与示例 在现代汉语中,“壷”字并不常用,但在一些文学作品或古诗词中仍可找到它的身影。例如,在唐代诗人李白的《月下独酌四首·其一》中就有这样的句子:“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里的“壷”指的就是盛酒的陶器,与诗中的意境相得益彰。 同时,“壷”字也可以作为姓氏使用,虽然较为少见,但在一些地区确实存在。 四、总结 “壷”这个字虽然不常见,但其独特的字形结构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值得我们深入探讨。从本义到引申义,再到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都体现了汉字的博大精深和文化底蕴。学习这个字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和语言,还能让我们更加珍惜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垹


※ 垹的意思、基本解释,垹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垹【丑集中】【土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博江切《集韻》悲江切,?音邦。土精也。《宋小說》徐廷評監廬州酒稅,河次得一物,如小兒掌無指,懼而貍之。或曰此白澤圖所謂垹也,食之多力。

交流分享

  • 垹的词语
  • 垹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