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獒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獒
⒈ 一种凶猛的狗,身体大,善斗,能帮助人打猎。
异体字
- 獓
汉英互译
mastiff
造字法
形声:从犬、敖声
English
mastiff, large fierce dog
最读网獒字讲解
“獴”字的语文讲解
“獴”是一个形声字,从“犭”(犬的变形)和“明”(光明、明亮的意思)声。它的本义是捕鼠的野兽,后来引申为比喻狡猾的人。
一、字形结构
“獴”字的左边是“犭”,这部分与狗的偏旁相似,表明它与犬类有关。右边是“明”,表示光明、智慧。两个偏旁结合在一起,形象地描绘出獴这种动物的形象。
二、字义演变
“獴”字的本义是捕鼠。在古代,人们常常受到鼠患的困扰,因此需要捕鼠来保护粮食和财产安全。随着时间的推移,“獴”字的含义逐渐引申为比喻狡猾的人。这是因为獴是一种聪明、机敏的动物,能够巧妙地捕捉到老鼠,这种能力被人们用来比喻那些善于思考、狡猾狡诈的人。
三、词语搭配
在汉语中,“獴”字常与其他字组成词语,如“獴猱”(指獴与猴子,常用来比喻坏人相互勾结)、“獴蹢”(指獴行走时留下的足迹,也用来形容足迹杂乱)等。这些词语都体现了“獴”字所蕴含的比喻意义。
四、文化内涵
“獴”字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反映了古代人们对动物的观察和认识,以及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同时,“獴”字也体现了汉字的象形特点和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是汉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獴”是一个充满智慧和生机的汉字,它不仅有着独特的字形结构,还有着丰富的语义和文化内涵。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个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汉语和文化,提高我们的语言素养和审美能力。

※ 獒的意思、基本解释,獒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獒
〈名〉
一种高大、凶猛、垂耳、短毛的家犬,主要用于看门或警戒 [mastiff]
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左传·宣公二年》
康熙字典
獒【巳集下】【犬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五牢切《集韻》《韻會》《正韻》牛刀切,音敖。《說文》犬如人心可使者。《爾雅·釋畜》狗四尺爲獒。《書·旅獒》西旅底貢闕獒。《左傳·宣二年》公嗾夫獒焉。《註》猛犬也。《公羊傳·宣六年》靈公有周狗,謂之獒。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獒【卷十】【犬部】
犬如人心可使者。从犬敖聲。《春秋傳》曰:“公嗾夫獒。”五牢切
说文解字注
(獒)犬知人心可使者。知一作如。公羊傳曰。靈公有周狗謂之獒。何注。周狗、可以比周之狗。所指如意者。按周狗爾雅注及博物志或譌作害狗。不可爲據也。釋嘼曰。犬高四尺曰獒。从犬。敖聲。五牢切。二部。春秋傳曰。公嗾夫獒。宣六年左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