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枊字的解释
枊

拼音 àng 注音ㄤˋ
部首木部 总笔画8画 结构左右
五笔SQBH 五行 统一码678A
笔顺一丨ノ丶ノフフ丨
名称横、竖、撇、点、撇、竖提、横折钩、竖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àng(ㄤˋ)

⒈  拴马的桩子:“解绶系其颈,著马枊。”

⒉  枓栱:“飞枊鸟踊,双辕是荷。”

⒊  坚。

⒋  古同“昂”。

异体字

最读网枊字讲解

“杊”字的语文讲解 “杊”是一个相对生僻的汉字,但在古文中有着独特的韵味和意义。下面,我将为您详细讲解这个字的语文解释。 一、字形结构 “杊”字由“木”和“兀”两个部分组成。其中,“木”作为偏旁,表示与树木或木材有关的事物;而“兀”则是一个独立的部件,形状类似于一个挺立的脑袋。 二、字义解析 1. 基本含义:“杊”本义是指一种树名,即“槵桑”。这种树在古代常被用作编织和制作弓弩等武器的材料。 2. 引申含义:随着时间的推移,“杊”字的含义逐渐发生了引申。它可以用来泛指各种树木,或者形容树枝茂盛的样子。此外,“杊”还可以用于形容人身材高大、魁梧。 三、语境示例 1. 在古文中:“杊林”指的是茂密的树林,常用于描绘山水之美。“杊桴”则是指用树木制成的弓弩,体现了古代人们的军事活动。 2. 在现代汉语中:虽然“杊”字并不常用,但在一些文学作品中仍可见其身影。例如,在描述自然景色时,“杊桴”可以用来形容高大挺拔的树木;在形容人时,“杊”则可以引申为高大威猛的形象。 四、文化内涵 “杊”字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还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意义。它告诉我们,即使是最普通的事物,也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这种对事物细微之处的关注和体悟,正是中华文化所倡导的。 总之,“杊”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汉字,它以独特的方式诠释着古人的智慧和文化内涵。通过学习和了解这个字,我们可以更深入地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枊


※ 枊的意思、基本解释,枊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àng

〈名〉

(1) 拴马桩 [hitching post]

枊,马柱也。从木,卬声。——《说文》

刘备解绶,缚督邮马枊。——《三国志·蜀志》

(2) 斗拱 [dougong (a system of bracket in Chinese building)]

飞枊鸟踊。——何晏《景福殿赋》。注:“今人名屋四阿栱曰杄枊,或曰柳,当作枊,借枊为栱,柱头,斗栱也。”

康熙字典

枊【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五浪切《集韻》《韻會》《正韻》魚浪切,?卬去聲。《說文》繫馬柱。《蜀志》先主解綬繫督郵,著馬枊。

《類篇》堅也。

《集韻》魚剛切《韻會》疑剛切,?音昂。義同。卬从匕,从亡者誤。??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枊【卷六】【木部】

馬柱。从木卬聲。一曰堅也。吾浪切

说文解字注

(枊)馬柱也。謂系馬之柱也。蜀志。劉僃解綬縛督郵馬枊。華陽國志曰。建寧郡存䣖縣。雍闓反。結壘於縣山。繫馬枊柱生成林。從木。卬聲。吾浪切。十部。按亦平聲。

交流分享

  • 枊的词语 组词
  • 枊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