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溾字的解释
溾

拼音 āi 注音
部首氵部 总笔画12画 结构左右
五笔IRQC 统一码6EBE
笔顺丶丶一ノ丨フ一一ノフフ丶
名称点、点、提、撇、竖、横折、横、横、撇、竖弯钩、撇折、点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āi(ㄞ)

⒈  〔溾浽(suī)〕污秽。

⒉  〔溾水〕古河名,在今中国湖北省京山县境内。

统一码

溾字UNICODE编码U+6EBE,10进制: 28350,UTF-32: 00006EBE,UTF-8: E6 BA BE。

溾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最读网溾字讲解

“源”字的语文讲解 “源”是一个充满韵味与深意的汉字,在汉语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不仅表示事物的起始点或来源,还常常用来比喻事物的根源或基础。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源”字的语文含义和用法。 一、基本含义 首先,“源”字的基本含义是源头、起源。它指的是事物产生或发展的最初起点。例如,在自然界中,河流的源头就是山上的冰雪融化形成的小溪;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某个文明的发源地也可以被视为该文明的源头。 二、引申含义 除了基本含义外,“源”字还可以引申为根源、基本的意思。当我们说某个问题的根源时,我们就是在寻找导致这个问题产生的最基本的原因。例如,“这本书的畅销源于其独特的风格和精彩的情节。”这里的“源于”就是指这本书的成功有其内在的原因。 三、词语搭配 “源”字常与其他字组成词语,以表达更具体的含义。例如: 1. 水源:指水的来源,如河流、湖泊等。 2. 源头:指事物产生或发展的最初起点。 3. 源远流长:形容历史悠久,根源深远。 4. 源起:指事物产生的根源或起始点。 四、用法示例 在句子中,“源”字可以作主语、宾语等成分。例如: 1. 这条河流的源头来自遥远的山脉。(作主语) 2. 我们要找问题的根源。(作宾语) 此外,“源”字还可以构成许多成语,如“源远流长”、“根深蒂固”等,这些成语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都非常常见。 五、文化内涵 “源”字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厚的底蕴。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汉字,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从古至今,“源”字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和人生智慧一直影响着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总之,“源”字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汉字,它以其独特的内涵和广泛的用法,在汉语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通过学习和掌握“源”字的含义和用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源”这个汉字的丰富内涵和用法。

溾


※ 溾的意思、基本解释,溾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溾【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0画

《廣韻》乙皆切《集韻》烏乖切,?音崴。《博雅》溾涹。汙濁也。

《玉篇》沒也。一曰回淵。

水名。《水經注》溾水,出竟陵郡新陽縣。

《集韻》烏回切,音隈。

《廣韻》胡罪切《集韻》戸賄切,?音瘣。

《集韻》虎猥切,音賄。

烏賄切,音猥。或作渨。義?同。

交流分享

  • 溾的词语 组词
  • 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