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虸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虸
⒈ 〔虸蚄(
)〕古书上说的一种吃庄稼叶的害虫,如“榆关有虸虸虫,延入平州界。”统一码
虸字UNICODE编码U+8678,10进制: 34424,UTF-32: 00008678,UTF-8: E8 99 B8。
虸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最读网虸字讲解
《说“虸”字》
在汉字的浩瀚海洋中,有一个颇为生僻却又十分有趣的字——“虸”。
一、字形结构
“虸”是一个左右结构的字,左边为“虫”字旁,右边是“子”。从字形上看,“虫”字旁往往与昆虫或者一些小型节肢动物有关,这为我们理解这个字的本义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二、本义
“虸”的本义是卵。昆虫或其他动物所产下的卵,蕴含着新生命的起始与希望。例如,蚕蚁就是蚕的卵,这是一种非常微小却有着无限发展潜力的生命起始状态。当蚕蚁孵化后,就会逐渐成长为蚕蛹,进而变成蚕蛾,完成它复杂而神奇的生命循环。
三、引申义
1. 由卵孵化而生出的幼虫。这一引申义与本义紧密相连,强调了从卵到幼体这一生命转化的过程。比如在一些描述昆虫生长过程的文献或者科普文章中,会用到“虸化”这样的表述,来表示卵孵化为幼虫的现象。
2. 在方言中,“虸”还有滋生、繁殖的意思。比如“虸子多”,可以形容某一种生物繁殖出的后代数量众多。这种用法体现了人们对生物繁衍现象的一种直观表达,也反映出“虸”字所蕴含的生命繁衍的内涵在语言中的延伸。
四、字的使用频率与文化意义
在现代日常书面语中,“虸”字的使用频率极低,很多人甚至一生都未曾见过。然而,它在传统文化和生物科学相关的专业表述或者古老文献中有其独特的价值。从文化意义上来说,这个字反映了古人对生命起源和生物繁衍细致入微的观察与理解。古人通过长期的观察,发现了昆虫等生物从卵开始,经过孵化、成长等一系列过程,并且将这些发现融入到汉字的创造之中。“虸”字就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我们了解古代生物认知和文化的一个小窗口。
总之,“虸”字虽然生僻,但却承载着丰富的生物学意义和文化内涵,是我们汉字宝库中的一颗独特而璀璨的小星星。

※ 虸的意思、基本解释,虸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虸
康熙字典
虸【申集中】【虫部】 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卽里切《集韻》祖似切,音子。虸蚄,蟲名。害稼。《齊民要術》《汜勝之術》曰:牽馬,令就穀堆食數口,卽以馬踐過爲種,無虸蚄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