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褮字的解释
褮

拼音 yīng 注音一ㄥ
部首衣部 总笔画16画 结构上下
五笔OOPE 统一码892E
笔顺丶ノノ丶丶ノノ丶丶フ丶一ノ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yīng(一ㄥ)

⒈  古代小殓时,在死者脸上覆盖的巾帕。古人又称鬼衣。

统一码

褮字UNICODE编码U+892E,10进制: 35118,UTF-32: 0000892E,UTF-8: E8 A4 AE。

褮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最读网褮字讲解

“褮”字的语文讲解 “褮”是一个相对生僻的汉字,但在古文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和意义。下面,我将为大家详细讲解这个字的语文知识。 一、字形结构 “褮”字由“衣”和“离”两个部分组成。其中,“衣”作为偏旁部首,通常与衣物、覆盖等意义相关;“离”则常常表示分离、离别等含义。这种结构使得“褮”字在视觉上呈现出一种对称美,同时也暗示了其内在的丰富内涵。 二、字义解释 1. 本义:“褮”字的本义是“衣裳”。在古代汉语中,“褮”常被用来泛指各种衣物,尤其是祭祀时所穿的礼服。例如,《说文解字》中提到:“褮,衣裳也。” 2. 引申义:除了本义外,“褮”字还引申出了一些与衣物相关的其他意义。如“褮袍”、“褮裙”等词组,分别指的是用特定面料制成的长袍和裙子,常用于形容女性的装束。 3. 特殊用法:在古代文献中,“褮”字有时也用于描述与衣物相关的动作或状态,如“褮袖”、“褮襦”等词组,分别指的是袖子和上衣。 三、语境中的运用 “褮”字虽然不算是常用字,但在一些特定的语境中仍然能够见到它的身影。例如,在古代诗歌或散文中,诗人可能会用“褮”字来描绘一种优雅、庄重的氛围,或者表达对某种情感的抒发。同时,在一些历史文献或考古资料中,“褮”字也可能作为特定词汇出现,为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化内涵提供线索。 四、总结 “褮”字虽然生僻,但它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通过对其字形结构、字义解释以及语境中的运用的讲解,相信大家对这个字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在今后的学习和阅读中,希望大家能够关注并掌握这个字的相关知识,从而更好地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褮


※ 褮的意思、基本解释,褮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褮【申集下】【衣部】 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於營切《集韻》娟營切,?音縈。《說文》鬼衣也。

汙莖切,音甖。義同。

元扃切,音螢。《爾雅·釋器》袕謂之褮。

《類篇》縈定切,音鎣。衣襉也。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褮【卷八】【衣部】

鬼衣。从衣,熒省聲,讀若《詩》曰“葛藟縈之”。一曰若“靜女其袾”之袾。於營切

说文解字注

(褮)鬼衣也。鬼衣猶䰟衣。明器之屬也。鬼部曰。鬾、鬼服也。引韓詩傳鄭交甫逢二女鬾服。釋器曰。袕謂之褮。郭云。衣開孔。非許義也。从衣。熒省聲。讀若詩曰葛藟縈之。一曰若靜女其袾之袾。之袾當作之靜。於營切。十一部。

交流分享

  • 褮的词语
  • 褮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