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镃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镃(鎡)
⒈ 〔镃基〕古代的锄头。亦作“鎡錤”。
⒉ (鎡)
异体字
- 鎡
造字法
形声:从钅、兹声
English
hoe; mattock
最读网镃字讲解
《说“镳”》
在汉字的浩瀚海洋中,有一个颇为生僻却又充满韵味的字——“镳”。
一、字形结构
“镳”,从金,麃(biāo)声。左边的“钅”字旁表明其与金属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古代,金属制品的制作往往与工艺、交通等诸多方面相连,这也为理解这个字的含义埋下了伏笔。
二、字义解读
1. 本义
“镳”的本义是指马嚼子。马嚼子是马口中所衔铁具露出在外的两头部分,其作用是驾驭马匹。在古代交通和战争频繁的社会环境下,马是非常重要的交通工具和作战伙伴。对马的精确控制就依赖于像马嚼子这样的装备。例如,在描绘古代骑兵作战或者贵族出行骑马的情景时,马嚼子往往是画面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 引申义
随着时间的推移,“镳”字有了引申义。“镳镳”一词可以形容马奔跑的样子,如“镳镳扬镳”,生动地展现出骏马奔腾时四蹄飞扬、鬃毛飘动的矫健姿态。这种引申义从与马直接相关的马嚼子延伸到了马的整体动态形象上,体现了汉字意义由具体到抽象的发展演变过程。
三、文化内涵
1. 在传统文化中的体现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马具有极高的地位。它象征着速度、力量和尊贵。“镳”作为与马紧密相连的字,也承载了这种文化内涵。在诗词歌赋中,我们常常能看到与马和镳有关的描写。比如唐代诗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有“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虽然没有直接提到“镳”字,但离别场景中如果有马的存在,那马身上的镳就仿佛也成为了离情别绪的一部分。而在一些边塞诗中,描写骑兵出征的场景时,“镳”字所代表的马嚼子和奔腾的马的形象就更加鲜明,体现出一种豪迈、壮烈的气息。
2. 在成语中的运用
“分道扬镳”是一个大家熟知的成语。它最初的意思是指离别时一起驱马出城,后来演变为比喻志趣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这个成语深刻地反映了“镳”字所蕴含的马的意象在文化意义上的延伸。人们在运用这个成语时,不仅仅是在说道路的分岔,更是在表达一种理念、志向等方面的分歧。
总之,“镳”这个字虽然生僻,但它背后所蕴含的丰富的语文知识、历史文化内涵以及独特的意象美感,都值得我们去深入探究和品味。

※ 镃的意思、基本解释,镃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镃
鎡
康熙字典
鎡【戌集上】【金部】 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0画
《廣韻》子之切《集韻》《韻會》《正韻》津私切,音兹。《玉篇》鎡錤,鉏也。《孟子》雖有鎡基。《韻會》通作兹。《前漢·樊噲傳》作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