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挹字的解释
挹

拼音 注音一ˋ
部首扌部 总笔画10画 结构左右
五笔RKCN 五行 统一码6339
笔顺一丨一丨フ一フ丨一フ
名称横、竖钩、提、竖、横折、横、横折、竖、横、竖弯钩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yì(一ˋ)

⒈  舀,把液体盛出来:挹取。挹彼注兹。挹注(喻从有余的地方取出来,以补不足)。

⒉  拉。

⒊  古同“抑”,抑制,谦退。

⒋  古同“揖”,作揖。

异体字

  • ?

造字法

形声:从扌、邑声

English

to bale out; to decant liquids

最读网挹字讲解

“挹”字的语文讲解 “挹”是一个相对生僻的汉字,但在古文中却有着广泛的应用。它不仅体现了汉字的独特魅力,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讲解一下这个字的用法和意义。 一、字形结构 “挹”字由“扌”(提手旁)和“允”两个部分组成。“扌”表示与手有关的动作,而“允”则通常表示同意、许可等含义。这种结构让我们可以初步推测,“挹”可能与用手操作或控制有关。 二、字义解释 1. 基本含义:“挹”最基本的意思是“捧取”或“汲取”。例如,在古文中常用来描述从容器中盛取液体,如“挹酒”(捧酒)。 2. 引申含义:除了基本的捧取、汲取外,“挹”还可以引申为“谦让”或“谦恭”的态度。比如,“挹谦”就是谦虚退让的意思。此外,“挹注”也可以指点滴地流入或倾注。 3. 语境中的含义:在具体的语境中,“挹”常常与水或其他液体相关。如“挹注”(点滴地流入或倾注)、“挹泉”(汲取泉水)等。 三、用法示例 1. 动词用法:主要用作动词,表示捧取、汲取等动作。如:“挹酒”、“挹泪”。 2. 形容词用法:有时也用作形容词,表示谦让或谦恭的态度。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 3. 固定短语:在古代文献中,“挹”还常出现在一些固定的短语中,如“挹注”、“挹挹”(形容水或其他液体缓缓流动的样子)等。 四、文化内涵 “挹”字不仅体现了汉字的构造特点,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谦逊、谦让是一种美德,而“挹”字所表达的谦让、谦恭之意正是这种美德的体现。通过学习和理解“挹”字的意义和文化内涵,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总之,“挹”是一个充满智慧和魅力的汉字。虽然它的使用频率不高,但在古文中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通过对其字形、字义和文化内涵的详细讲解,相信大家已经对这个字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挹


※ 挹的意思、基本解释,挹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动〉

(1) 舀;酌。把液体盛出来 [ladle out]

挹,抒也。从手,邑声。——《说文》

凡以器斟酌于水谓之挹。——《珠丛》

弟子挹水而注之。——《荀子·宥坐》。注:“酌也。”

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诗·小雅·大东》

法流湛寂,挹之莫测其源。——《西游记》

(2) 又如:挹受(汲取,承受);挹盈(舀取盈满的液体);挹酌(汲取);挹彼注此(兹)(将彼器的液体倾注于此器);挹盈注虚(取有余以补不足);挹掬(捧取);挹斗扬箕(谓徒有虚名)

(3) 引;牵引 [draw]

左挹浮丘袖,右拍洪崖肩。——晋· 郭璞《游仙诗》

接倾城之貌,挹希世之人。——《警世通言》

(4) 又如:挹胜(收取胜景);挹慕(牵念,羡慕)

(5) 谦抑。通“抑” [modestly restrain]。如:挹降(谦抑);挹退(谦恭,退让)

(6) 同“抑”。抑制住 [restrain]

富有四海,守之以谦,此所谓挹而损之之道也。——《荀子·宥坐》

而久自挹损。——《三国志·诸葛亮传》

情存损挹。——《后汉书·光武帝纪下》

词性变化

〈形〉

(1) 细致的样子 [detail]。如:挹挹

(2) 抑郁 [melancholic]。如:挹郁(愤懑怨恨);挹懕(抑郁不得志)

康熙字典

挹【卯集中】【手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於汲切《集韻》乙及切,?音邑。《說文》抒也。《廣韻》酌也。《詩·小雅》維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漿。

《大雅》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

《唐韻》伊入切《集韻》《韻會》《正韻》一入切,?音揖。義同。

通揖。《荀子·議兵篇》湯武之誅桀紂,拱挹指麾。

通抑。《後漢·光武帝紀》情存損挹,推而不居。《荀子·宥坐篇》挹而損之。《註》挹,退也。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挹【卷十二】【手部】

抒也。从手邑聲。於汲切

说文解字注

(挹)抒也。大雅曰。泂酌彼行潦。挹彼注茲。从手。邑聲。於汲切。七部。

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