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谘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谘(諮)
⒈ 同“咨”。
异体字
- 諮
造字法
形声:从讠、咨声
English
consult, confer; communicate in
最读网谘字讲解
《说“谘”》
在浩如烟海的汉字家族中,“谘”是一个比较独特且富有内涵的字。
一、读音与字形
“谘”字读音为zī。从字形结构来看,它是一个左右结构的字,左边为“讠”,这一偏旁表明这个字与言语、说话有关;右边是“咨”,这一部分在字形上有一种提示意义,同时“咨”本身也有询问、商议等相关含义。
二、字义解析
1. 咨询,征求意见
这是“谘”字最常见的用法。例如“谘事”,就是指咨询事情或者负责为他人解答疑问、提供参考意见的官职(在古代的一些官僚体系中存在)。在现代语境下,当我们说“谘询专家”时,就是向专家询问、征求意见,希望从他们那里得到专业的解答或者建议。这种用法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在知识、经验等方面的交流与求知需求。
2. 商议,谋划
“谘”也有共同商量事情的意思。比如在一些团队合作或者政治协商的语境中,各方可能会进行“谘商”,大家各抒己见,共同探讨出一个最佳的方案或者策略。这反映了集体智慧的凝聚过程,在面对复杂的问题或者重大的决策时,通过广泛的商议往往能够避免片面性,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三、文化内涵
从文化角度来看,“谘”字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交流、谦逊求教的理念。在中国古代,无论是学者之间的学术探讨,还是君臣之间的治国理政交流,都离不开这种询问、商议的过程。像古代的谋士们常常要向君主“谘事”,而君主也需要广泛听取各方意见,所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种文化内涵一直延续至今,在现代社会的各种沟通、协作场景中都能看到它的影子。
总之,“谘”字虽然不算是日常口语中的高频字,但它在书面语以及表达深度交流、寻求建议等概念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中国汉字文化丰富性的一个生动体现。

※ 谘的意思、基本解释,谘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谘
諮
〈动〉
(1) 同“咨”。征询;商议 [consult]
国有大政,必议之于前训,谘之于故老。——《后汉书》
(2) 又如:谘事(询问政事);谘析(商讨辨析);谘谋(商议谋划)
(3) 通“资”。供给 [provide]。如:谘酒(敬酒)
康熙字典
諮【酉集上】【言部】 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卽夷切《集韻》津私切,音資。與咨同。謀也,問也。《詩·小雅》周爰咨諏。《釋文》咨本亦作諮。《左傳·桓六年》夏會於成紀,來諮謀齊難也。《後漢·趙典傳》朝廷每有災異疑議,輒諮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