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訚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訚
⒈ 和悦而正直地争辩。
⒉ 谦和而恭敬的样子。
异体字
- 誾
造字法
会意
最读网訚字讲解
“訸”字的语文讲解
“訸”是一个相对较少使用的汉字,但在古文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的读音是“yán”,部首是“言”,字形上属于形声字。下面,我将详细讲解这个字的含义、用法和结构。
一、字义解释
“訸”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1. 说话:这是“訸”字最基本的含义。在古代文献中,“訸”常用来表示说话、发表言论的意思。例如,《说文解字》中解释:“訸,譍也。从言,严声。”这里的“譍”意为“应答”,与“訸”的意思相近。
2. 承诺、诺言:除了基本的说话意义外,“訸”还可以表示承诺或诺言。在古文中,人们常用“訸”来表示自己将要说的话或作出的承诺。如《左传·宣公十五年》中有“余訸尔之愆期,而寘诸鬼神”之句,意思是“我答应你的过错期限,并将其放在鬼神那里”。
3. 言语谨慎、慎重的样子:“訸”还可以用来形容人言语谨慎、慎重。这种用法通常用于书面语中,表达说话人态度认真、不轻易发言的态度。
二、字形结构
“訸”字属于形声字,由“言”(言字旁)和“严”组成。其中,“言”作为声旁,表明这个字的读音与“言”字旁有关;“严”作为形旁,则提示了这个字的意义范畴,即与说话、言语有关。
三、用法示例
1. 在句子中作谓语:例如,“他訸訸地说了几句话,让大家陷入了沉思。”这句话中,“訸訸”作为谓语,形容他说话的声音和态度。
2. 在固定短语中作宾语或定语:例如,“他的言行訸谨,让人感到十分可靠。”这句话中,“訸谨”作为宾语,形容他的言行非常谨慎;同时也可以作为定语修饰“言行”,表示他的言行举止都很稳重。
3. 在古文中作为代词使用:例如,在《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中,有“吾将使赵国谓秦曰:‘四国之内,莫敢不至。’”之句,其中的“曰”字可视为“訸”字的变体,表示说话或发表言论的意思。
总之,“訸”这个字虽然不常见,但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语言价值。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个字,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汉语的表达方式和语境。

※ 訚的意思、基本解释,訚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訚
闇
〈形〉
(1) 中正,和悦 [with good attitude when argue]
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论语》
(2) 又如:訚訚(中正和敬的样子);訚訚衍衍(中正和悦的样子。又称“訚訚侃侃”);訚訚恻恻(和悦恳切的样子)
康熙字典
誾【酉集上】【言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語巾切《集韻》《正韻》魚巾切《韻會》疑巾切,音銀。《說文》和悅而諍也。《玉篇》和敬貌。《廣韻》中正之貌。《類篇》語也。《論語》朝與上大夫言,誾誾如也。《後漢·張輔傳》前入侍講,屢有諫正,誾誾惻惻,出於誠心。
又姓。《何氏姓苑》今廣平人。
又與言、訔同。見前言、訔二字註。
又《集韻》魚斤切,音垠。義同。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誾【卷三】【言部】
和說而諍也。从言門聲。語巾切
说文解字注
(誾)和說而諍也。論語鄉黨孔注。侃侃、和樂皃。誾誾、、中正兒。先進皇侃亦云爾。按侃侃爲和樂者、謂侃侃卽衎衎之假借也。誾誾爲中正者、謂和悦而諍、柔剛得中也。言居門中。亦有中正之意。从言。門聲。語巾切。按此字自來反語皆恐誤。凡齗齗爲辨爭。狺狺爲犬吠。皆於斤聲言聲得語巾之音。若門聲字當讀莫奔切。或讀如瞒如蠻。不當反從言之雙聲切語巾也。楊子。何後世之訔訔也。司馬曰。爭辨皃。是訔訔同漢書之齗齗。自來字書韵書與門聲之誾同。又恐誤也。誾誾與穆穆慔慔勉勉亹亹等爲雙聲。古音在十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