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砚字的解释
砚

拼音 yàn 注音一ㄢˋ 繁体
部首石部 总笔画9画 结构左右
五笔DMQN 五行 统一码781A
笔顺一ノ丨フ一丨フノフ
名称横、撇、竖、横折、横、竖、横折、撇、竖弯钩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砚(硯)yàn(一ㄢˋ)

⒈  写毛笔字磨墨用的文具,多数用石做成:砚台。笔砚。

⒉  旧指同学关系(因同学共笔砚):同砚。砚友。

异体字

汉英互译

inkstone、inkslab

造字法

形声:从石、见声

English

inkstone

最读网砚字讲解

“砚”字的语文讲解 “砚”,这个字在中华文化中有着深厚的底蕴,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文具,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故事。 首先,从字形上来看,“砚”字由“石”和“见”两部分组成。其中,“石”指的是砚台,通常是由石头雕刻而成,用于研磨墨汁;而“见”则表示看见、发现。因此,“砚”字可以理解为“我看见的石”,寓意着砚台是作者亲手雕琢、见证自己成长的工具。 在古代,砚台不仅是文人墨客书写的必备工具,更是他们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重要载体。许多文人墨客都喜欢在书房里摆放砚台,以此来提醒自己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除了实用价值外,“砚”字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砚台常常被赋予“文房四宝”之一的重要地位。它与笔、墨、纸一起构成了古代文人书房的基本配置,是文人雅士展示才华和修养的重要象征。 此外,“砚”字还与许多历史故事和文化典故紧密相连。比如,古代著名的“墨池”就是因李白少年时在此磨墨洗笔而得名;又如,宋代文学家苏轼曾将自己的书法作品刻在砚台上,以此来激励自己不断追求卓越。这些故事都充分展示了砚台在中华文化中的独特地位和重要价值。 在现代汉语中,“砚”字依然被广泛使用。它不仅可以用来指代砚台这种文具,还可以引申为比喻意义,如“磨砺意志”、“勤学苦练”等。这些引申义都体现了“砚”字所蕴含的坚韧不拔、勤奋好学的精神内涵。 总之,“砚”这个字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文具,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故事。通过学习和了解“砚”字,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

砚


※ 砚的意思、基本解释,砚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yàn

〈名〉

(1) (形声。从石,见声。本义:砚台,磨墨器)

(2) 光滑的石头 [glossy stone]

砚,石滑也。——《说文》。段玉裁注:谓石性滑利也。

砚,研也。研墨使和濡也。——《释名》

(3) 砚台 [inkstone] 一种石刻的写字文具,供研墨、调墨之用

一砚。——清· 周容《芋老人传》

砚冰坚。——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4) 又如:砚瓦(砚台);笔砚

词性变化

yàn

〈动〉

制作砚 [make the inkstone]。如:砚璞(可作砚台的美石);砚材(可作砚台的石料)

康熙字典

硯【午集下】【石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吾甸切《集韻》《韻會》《正韻》倪甸切,??。《釋名》硯,硏也,硏墨使和濡也。《說文》石滑也。《長箋》滑訓利,利猶厲也,與硏摩同義。《文房四譜》黃帝得玉一紐,治爲墨篆,曰帝鴻氏之硯。《周武王·硯銘》石墨相著而黑,邪心讒言無得汙白。

姓。《元文類》國子監司業硯彌堅。

《字彙補》古典切,音蹇。濡石也。《正字通》說文硏硯音義俱分,今俗合爲一。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硯【卷九】【石部】

石滑也。从石見聲。五甸切

说文解字注

(硯)石滑也。謂石性滑利也。江賦曰。綠苔鬖髿乎硏上。李注。硏與硯同。按字之本義謂石滑不澁。今人硏墨者曰硯。其引伸之義也。从石。見聲。五甸切。十四部。

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