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褗
拼音
yǎn
注音一ㄢˇ
部首衤部 总笔画14画 结构左右
五笔PUAV 统一码8917
笔顺丶フ丨ノ丶一丨フ一一フノ一フ
名称点、横撇/横钩、竖、撇、点、横、竖、横折、横、横、撇点、撇、横、竖折/竖弯
部首衤部 总笔画14画 结构左右
五笔PUAV 统一码8917
笔顺丶フ丨ノ丶一丨フ一一フノ一フ
名称点、横撇/横钩、竖、撇、点、横、竖、横折、横、横、撇点、撇、横、竖折/竖弯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褗
⒈ 衣领。
⒉ 隐被。
统一码
褗字UNICODE编码U+8917,10进制: 35095,UTF-32: 00008917,UTF-8: E8 A4 97。
褗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最读网褗字讲解
“褗”字的语文讲解
“褗”是一个相对较少见的汉字,它的读音是lěi。这个字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用,但在古文中却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用法。
一、字义解析
“褗”字的基本意义是覆盖、遮盖。它通常用来形容衣物或其他物品像幔布一样覆盖在身上,或者用来比喻某种事物像幔布一样遮蔽着。
二、词性分析
“褗”可以作为名词、动词使用。作为名词时,它可以指代覆盖物、幔布等;作为动词时,则表示覆盖、遮盖的动作。
三、例句解析
1. 名词用法:
- “他披着一件厚厚的褗被,睡得很香。”(这里的“褗被”指的是像幔布一样的被子,形容被子很厚)
2. 动词用法:
- “风一吹,树叶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大地被一层厚厚的褗衣遮盖住了。”(这里的“褗衣”指树叶遮盖大地,形象地描绘了秋天的景象)
四、文化内涵
“褗”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古代的文人墨客常常用“褗”字来形容景物或服饰,赋予它们以诗意的美感。同时,“褗”字也体现了古代人们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对美的追求。
五、历史演变
“褗”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就已经出现,其字形像一床幔布覆盖在被子之上。随着时间的推移,“褗”字的含义逐渐丰富起来,不仅用来形容覆盖物,还引申为遮蔽、隐瞒等意义。
六、总结
“褗”这个字虽然不常见,但它却是一个充满文化内涵和独特美感的汉字。通过学习和了解“褗”字的意义和用法,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汉语和文化,感受汉字的魅力。
在现代汉语中,“褗”字虽然并不常用,但它在文学作品和诗词歌赋中仍然有着重要的地位。因此,掌握“褗”字的正确读音和含义对于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 褗的意思、基本解释,褗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褗【申集下】【衣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於幰切《集韻》隱幰切,音偃。《說文》䙔領也。《揚子·方言》衱謂之褗。《爾雅註》繡刺黼文以褗領。
又《玉篇》隱被也。
又《廣韻》於建切,音堰。義同。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褗【卷八】【衣部】
䙔領也。从衣匽聲。於幰切
说文解字注
(褗)褗領也。三字句。褗領各本譌䙔領。字之誤也。今正。方言曰。衱謂之褗。郭曰。卽衣領也。戴先生云。衱卽玉藻、深衣、曲禮之袷字。交領也。爾雅。黼領謂之襮。孫炎曰。繡刺黼文以褗領也。士昏禮注。卿大夫之妻刺黼以爲領。如今偃領矣。偃卽褗字。褗領古有此語。廣韵曰。褗、衣領也。从衣。匽聲。於幰切。十四部。
交流分享
- 褗的词语
- 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