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楌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楌
⒈ 古书上说的一种树,似橦。
统一码
楌字UNICODE编码U+694C,10进制: 26956,UTF-32: 0000694C,UTF-8: E6 A5 8C。
楌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最读网楌字讲解
“ 槌”字的语文讲解
“ 槌”是一个形声字,从木,持声。从“木”,表示这个字的本义与树木有关。
“ 槌”字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用,但在古代文献和书法中却有着重要的地位。它的形态饱满而富有力量感,线条流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从字义上来看,“ 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解释:
1. 木工用具:在古代,人们常用“ 槌”作为木工的一种工具,类似于现代的木锤或木钻。它可以帮助木工进行伐木、锯木等作业。
2. 踏具:“ 槌”也可以指一种踏具,类似于现代的脚蹬。在古代,人们可能会用“ 槌”来辅助行走,特别是在崎岖不平的地面上。
3. 量具:此外,“ 槌”还可以作为一种量具,用于测量长度或宽度。这种用法在古代文献中有所记载。
4. 书法工具:在书法领域,“ 槌”也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古人用它来研墨、握笔,有助于掌握笔画的力度和节奏。
在书法作品中,“ 槌”字常以不同的姿态出现,如横“ 槌”、竖“ 槌”、撇“ 槌”和捺“ 槌”等,它们各具特色,共同构成了汉字的美感。
此外,“ 槌”字的结构也值得我们注意。它的上半部分是“木”,表示与树木有关;下半部分是“持”,暗示着这个字的本义与持有或把握有关。这种结构上的特点使得“ 槌”字在视觉上更加稳重而有力。
总的来说,“ 槌”是一个充满智慧和力量的汉字,它不仅在古代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文化意义。通过学习和了解“ 槌”字,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 楌的意思、基本解释,楌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楌【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五姦切《集韻》牛姦切,音顏。《廣韻》木名,似橦。
交流分享
- 楌的词语
- 楌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