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桌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桌
⒈ 几(
)案,可用于饮食、读书、写字:桌案。饭桌。方桌。⒉ 量词:三桌客人。
异体字
- 卓
- 棹
- 槕
汉英互译
desk、table
造字法
形声:从木、卓声
English
table, desk, stand
最读网桌字讲解
《说“桌”》
在汉语的丰富词汇海洋里,“桌”这个字看似平凡,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语义价值。
一、字形演变与字源意义
从字形上看,“桌”为形声字。其左边的“木”字旁是一个重要的表意部分。在古代,桌子的制作材料多为木材,所以“木”旁点明了其与木材的紧密联系。“卓”作为声旁,表示读音,同时在古汉语中,“卓”有高而直的意思,如“卓越”“卓立”。这或许暗示着桌子在初始形态时,相对于周围的事物,有着一种较为规整、挺拔的造型特点。
二、基本语义
1. 家具概念
“桌”最常见的语义是指一种家具,上有平面,下有支柱,可以在上面放东西或做事情。例如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书桌,那是供人们读书、写字、办公的器具;餐桌则是用于摆放食物,供家人或宾客用餐的地方。这种家具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使得物品有了专门的放置空间,人们也可以在桌子上进行各种精细的操作。
2. 文化意象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桌”还承载着一定的文化意象。比如在传统的书房里,书桌是文人墨客的精神领地。一方小小的书桌,上面摆放着笔墨纸砚,见证着无数的诗词创作、学问钻研。古人有“斯文在兹”的说法,在书桌前,人们修身养性,传承文化。而在社交场合,如茶几与桌子的组合,体现着待客之道。主人会在桌上精心准备茶点,以供客人享用,桌成为交流互动的重要场所。
三、词语搭配与语义拓展
1. 修饰性词语搭配
“桌”可以与许多形容词搭配,从而产生不同的语义侧重。像“大桌”,强调桌子在体积和规模上的较大;“小桌”则相反,给人一种小巧玲珑的感觉,可能更适合放置在温馨的小空间里。“圆桌”和“方桌”除了形状的区别外,在文化意义上也有所不同。圆桌往往象征着团圆、和谐,在家庭聚餐或者朋友聚会时,围坐在圆桌旁会给人一种亲密无间的感觉;方桌则更多地体现出一种规整、严肃,在一些较为正式的场合,如传统的会议场所可能会使用方桌。
2. 功能性词语搭配
当与表示功能的词语搭配时,“桌”的语义更加丰富。“办公桌”明确了桌子的主要用途是办公,上面会放置电脑、文件等办公用品;“餐桌”强调其用餐功能;还有“讲桌”,这是教师授课时使用的桌子,通常放置在讲台上,上面会放置教材、粉笔盒等教学用品。
四、结语
总之,“桌”这个字不仅仅是对一种家具的简单称呼,它背后反映着人类对生活空间的规划、文化传统的传承以及社会交往的模式。从古代到现代,“桌”在不断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人们需求的变化,但其核心的语义和文化内涵始终扎根于我们的生活之中,成为汉语词汇宝库中一颗璀璨而又朴实的明珠。

※ 桌的意思、基本解释,桌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桌
棹
〈名〉
(1) (形声。从木,卓省声。桌字本作“卓”。卓有高而直立之义。后来人们又根据“棹”是木制的特点另制“桌”字。俗又作“棹”。本义:桌子)
(2) 同本义 [table]
一桌,一椅。——《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 古称几案
上与讲官俗共一桌,真不啻天颜咫尺矣。——明· 文隶《列皇小识》
(4) 又如:桌巾(桌布);桌屏(摆在桌上当作装饰的小屏风);桌帏(亦称“桌帷”同“桌围”。围在桌子边的装饰物,多以布或绸缎做成);桌裙(即桌帏)
(5) 计酒席的量词。如:一桌酒席,三桌客
康熙字典
桌【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與卓同。註見十部六畫。
又《正字通》俗呼几案曰桌。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卓【卷八】【匕部】
高也。早匕爲㔬,匕卪爲卬,皆同義。,古文㔬。竹角切
说文解字注
(㔬)高也。論語。如有所立。卓爾。凡言卓犖、謂殊絕也。亦作卓躒。按稽部?、特止也。辵部逴、遠也。人部倬、箸大也。皆一義之引伸。覲禮。匹馬卓上。九馬隨之。注。卓讀如卓王孫之卓。卓猶旳也。以素旳一馬爲上。素旳一馬、謂白馬也。鄭意白馬出衆故謂之卓。史記多叚淖爲卓。早匕爲卓。此上當有從匕早三字。匕同比。早比之、則高出於後比之者矣。匕卪爲?。皆同意。意舊作義。今正。此與凡云某與某同、意同也。竹角切。古音在二部。
(卓)古文㔬。漢隸及今隸从⺊。用古文而小篆廢矣。又疑古文恐是篆文之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