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綴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綴
⒈ 见“缀”。
异体字
- 叕
- 缀
English
patch together, link, connect
最读网綴字讲解
《说“綴”》
在汉字的浩瀚星空中,“綴”是一个独特而富有内涵的字。
一、字形结构
“綴”的繁体字为“緞”,从糸(mì),本义与丝线等织物有关,表示一种动作的对象或者关联;“叕”(zhuó)声,同时“叕”也表意,有连缀、连续的意思。简化后的“綴”,仍然保留了这种形声字的构造特点,左边的“糸”旁点明了其与丝线或者纺织物可能存在的语义联系,右边的“叕”则承担着表音和部分表意的任务。
二、字义解析
1. 基本义:缝补、连接
- 在古汉语中,“綴”常用来表示缝补衣物。例如在一些古代典籍描述贫苦之人生活状况时,可能会有“衣敝綴之”的说法,就是说衣服破旧了就进行缝补。这里体现了古人对衣物珍惜的态度,即使是破旧的衣服,也不轻易丢弃,而是通过“綴”这个动作来延长其使用寿命。
- 从连接的角度看,“綴”不仅仅是简单地将两块布或者两段线连接在一起,而是有一定的技巧性。它需要考虑连接的牢固程度、美观性等因素。就像古代制作精美的刺绣作品或者华丽的锦袍时,各个部分之间的连接如果处理得好,会让整个作品更加完美。
2. 引申义:组合、连缀(抽象事物)
- 当我们把目光从具体的丝线、衣物扩展到抽象的概念时,“綴”就有了组合、连缀的意思。例如在文学创作中,我们可以说“綴文”,就是将一个个文字组合成一篇文章。这就像是用丝线把珠子串起来一样,每个文字都是一颗珠子,而作者的构思和行文逻辑就是那根无形的线。
- 在历史研究中,学者们常常要从众多的史料中“綴微”,也就是把零散的、细微的历史资料连缀起来,还原历史的真相。这需要研究者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如同在丝线中找到合适的连接点一样,将看似孤立的历史片段组合成完整的历史画卷。
三、在文化中的体现
1. 传统手工艺方面
- 在刺绣工艺中,“綴”的技术至关重要。刺绣艺人要将一根根丝线按照设计好的图案綴在织物上。苏绣、湘绣等名绣之所以精美绝伦,除了色彩搭配和图案设计之外,在丝线的綴合上也达到了极高的水准。每一针每一线都恰到好处地连接,使得绣品栩栩如生。
2. 文学艺术领域
- 古代的诗词歌赋讲究韵律和节奏,这也是一种“綴”的艺术。诗人将一个个富有意义的字词按照一定的格律綴合起来,形成优美的诗篇。比如律诗,对仗工整,平仄相间,就像精心綴合的艺术品。从《诗经》中的短歌到唐诗宋词的长篇佳作,都是文字“綴”的典范,它们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传达出诗人的情感、思想和对生活的感悟。
“綴”这个字虽然看似普通,但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类智慧的结晶,无论是在物质生产还是精神创造方面,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 綴的意思、基本解释,綴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綴【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陟衞切《集韻》《韻會》株衞切,音錣。《博雅》連也。《玉篇》緝也。《書·立政》綴衣。《傳》掌衣服。《疏》衣服必連綴著之,知綴衣是掌衣服者。《禮·內則》紉箴請補綴。
又《書·顧命》底席綴純。《傳》綴,雜彩有文之具。
又《詩·商頌》爲下國綴旒。《傳》綴,猶結也。《禮·檀弓》殷主綴重焉。《註》殷人作主,而聯其重縣諸廟也。
又《禮·樂記》行其綴兆。《註》綴,表也,所以表行列也。
又《前漢·高帝紀》綴之以祀。《註》綴言不絕也。
又《荀子·非十二子篇》綴綴然。《註》不乖離之貌。
又竹劣切,音掇。《儀禮·士喪禮》綴足用燕几。《註》綴猶拘也。
又《禮·樂記》禮者,所以綴淫也。《註》綴,猶止也。
又《廣韻》陟劣切《集韻》枺劣切,音輟。義同。
又《集韻》都外切,音祋。綴兆。鄭康成讀。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綴【卷十四】【叕部】
合箸也。从叕从糸。陟衞切文二
说文解字注
(綴)合箸也。玄應書作合令箸也。箸直略切。古多叚綴爲贅。从叕糸。聯之以絲也。會意。叕亦聲。陟衞切。十五部。
交流分享
- 綴的词语
- 綴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