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狀
⒈ 见“状”。
异体字
- 状
English
form; appearance; shape; official
最读网狀字讲解
《说“狀”》
在汉字的浩瀚海洋中,“狀”这个字有着独特的内涵和意义。
一、字形结构
“狀”为上下结构,从爿(pán),从犬。从字形的角度看,“爿”字最初表示一种切割开的半边木头之类的形状,在这里或许暗示着一种静态的、具有某种轮廓或者基础的部分;而“犬”的加入则增添了动态和活力的感觉。犬是一种充满生机、动作敏捷的动物,二者组合在一起,仿佛描绘出一种有着特定状态下的动态画面。
二、字义解读
1. 本义:它最初的含义是犬的相貌、样子。例如在古文中描述一只猎犬时可能会用到这个字来描绘其矫健的身姿、敏锐的眼神等外貌特征。这体现了古人造字的直观性,以身边常见的事物特征为基础来创造文字。
2. 引申义
- 状况、情形。“狀”可以用来表示事物的状态或者情况。如“盛狀”,就是指兴盛的状况;“惡狀”,表示恶劣的情形。这种引申义反映了人们对事物整体状态的关注,不仅仅局限于外貌,而是扩展到了事物的发展态势、性质等方面。
- 在法律等领域,“狀”还有诉状的含义。古代的诉讼往往需要当事人陈述事情的经过、缘由等情况,这种陈述就被称为“狀”。这体现了文字随着社会发展而产生的新的功能需求,它被应用到社会管理的司法体系之中。
三、在文化中的体现
1. 在文学作品中,“狀”字常常被用来细腻地刻画人物或者场景。比如在一些古典小说里,描写英雄出场时可能会用到“狀貌威武”这样的表述,通过这个字先勾勒出一个整体的威严模样,然后再展开具体的描写,如高大魁梧的身材、炯炯有神的目光等。
2. 在历史典籍中,“狀”字记录了各个时代不同的社会状况。史学家们通过对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狀”的描述,让我们得以窥探古人的生活百态。例如对某个朝代农业发展“狀”的记载,可能包含农田的开垦数量、粮食产量等情况,这些都是研究古代社会的重要依据。
总之,“狀”这个字从它的字形结构到丰富的字义,再到在文化和历史中的广泛应用,都反映了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具有深厚的底蕴和强大的生命力。

※ 狀的意思、基本解释,狀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狀【巳集下】【犬部】 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鉏亮切《集韻》《韻會》助亮切,音
。《說文》犬形也。从犬,爿聲。
又《玉篇》形也。《易·繫辭》知鬼神之情狀。
又《韻會》形容之也,陳也。《莊子·德充符》自狀其過,以不當亡者衆。不狀其過,以不當存者寡。
又《史記·夏本紀》巡狩行視,鯀之治水無狀。《註》索隱曰:言無功狀。《戰國策》春申君問狀。
又《增韻》扎也。《正韻》牒也。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狀【卷十】【犬部】
犬形也。从犬爿聲。盈亮切
说文解字注
(狀)犬形也。引伸爲形狀。如類之引伸爲同類也。从犬。爿聲。鉏亮切。十部。
交流分享
- 狀的词语
- 狀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