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糚字的解释
糚

拼音 zhuāng 注音ㄓㄨㄤ
部首米部 总笔画16画 结构左右
统一码7CDA
笔顺丶ノ一丨ノ丶一丨丨フ丨一ノ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zhuāng(ㄓㄨㄤ)

⒈  古同“妆”。

统一码

糚字UNICODE编码U+7CDA,10进制: 31962,UTF-32: 00007CDA,UTF-8: E7 B3 9A。

糚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最读网糚字讲解

《说“糚”》 在汉字的浩瀚海洋中,有一个颇为生僻却又充满趣味的字——“糚”。 一、字形结构 “糚”是一个左右结构的字,左边为“米”,右边是“莊”。“米”字旁在汉字中往往与粮食或者和米有关的事物相联系,这为我们理解这个字的本义提供了重要的线索。“莊”字,本身有庄重、严肃的含义,在这里作为声旁的同时,也对整个字的意义有着一定的暗示作用。 二、本义探究 “糚”的本义是“同‘粧’,妆点”。在古代,人们的生活与粮食息息相关,很多用于装饰或者美化生活的东西都与粮食有一定关联。比如古代女子梳妆打扮时使用的米粉之类的妆粉。“糚”字从米的角度出发,形象地描绘了用类似米的东西来进行妆点这一行为。这种妆点不仅仅是外在容貌上的修饰,也可以延伸到对生活场景、物品等的装点美化。 三、字义的引申与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糚”字的含义逐渐丰富起来。它可以表示用各种材料进行的装饰性的涂抹或者粉饰。例如在一些古老的建筑装饰中,人们可能会用特制的材料(其中或许包含类似米糊的物质)来对墙面、器物表面进行“糚饰”,使它们看起来更加美观。同时,在文学作品中,“糚”字也被用来形容一种精致、细腻的装饰风格,带有一种古雅的气息。 四、文化内涵 这个字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文化和人们的生活风貌。从粮食到妆点,体现了古人善于利用身边资源的智慧。在古代农业社会,米是最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将米或者与米相关的物质用于妆点生活,展示了生活的艺术化追求。而且,“糚”字所蕴含的妆点、粉饰的意义,也与古人对美的向往和对生活品质的讲究相契合。无论是女子的梳妆,还是家居环境的布置,都体现了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对美的执着追求。 尽管“糚”字在现代日常生活中并不常用,但它在汉语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独特的印记,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等待我们去挖掘和品味。

糚


※ 糚的意思、基本解释,糚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糚【未集上】【米部】 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側霜切《集韻》側羊切,?音莊。粉飾也。《司馬相如·上林賦》靚糚刻飾。《註》靚糚,粉白黛黑也。《後漢·梁冀傳》冀妻孫壽,色美而善爲妖態,作愁眉、嗁糚、墮馬髻、折腰步、齲齒笑。

《集韻》側亮切,音壯。義同。《篇海》亦作䊋、粧。

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