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綉字的解释
綉

拼音 xiù 注音ㄒ一ㄡˋ
部首糹部 总笔画13画 结构左右
统一码7D89
笔顺フフ丶丶丶丶ノ一丨ノ丶フノ
名称撇折、撇折、点、点、点、点、撇、横、竖、撇、捺、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撇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xiù(ㄒ一ㄡˋ)

⒈  见“绣”。

异体字

English

embroider; embroidery; ornament

最读网綉字讲解

“ 經 羅”字的语文讲解 在汉字的博大精深中,每一个字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用法。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个字是“絇”,它虽然不算是常用字,但在古文中却有着重要的地位。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讲解一下这个字的含义、用法以及它在句子中的表现。 一、字的含义 “絇”是一个形声字,从糸(丝织品),絇声。它的本义是指一种用葛麻织成的绳子,古代常用于祭祀和宫廷中,作为一种礼仪用具。《说文解字》中解释:“絇,绳也。”《诗经·小雅·采芑》中也提到了“絇”,形容用绳索牵引的情景。 二、字的用法 1. 名词用法:当“絇”用作名词时,它通常指的是一种特定的绳子,即用葛麻等植物纤维制成的绳子。这种绳子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常用于重要的礼仪场合。 2. 动词用法:在古文中,“絇”还可以作为动词使用,表示牵引、拉住等动作。比如,《楚辞·离骚》中有“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芰荷之可食兮,愿不绝此圣芳。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其中,“背绳墨以追曲兮”中的“背”可以理解为背离、违背,而“绳墨”则指代前文提到的“絇”,表示背离了正确的轨道。 三、句子中的表现 在古文中,“絇”字常常出现在描写古代礼仪、祭祀或宫廷活动的句子中。它不仅体现了古代人们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还通过具体的形象描绘,让我们感受到那个时代的庄严和神圣。 例如,在《礼记·祭统》中有这样一句话:“夫人之祭,必又告于祖祢,然后听之;听之,又告于祖祢,乃听之。”这里的“听”字后面跟了一个“絇”字,表示倾听的对象是祖先的教诲和神明的指示。通过这个句子,我们可以看到“絇”字在古代礼仪中的重要作用。 总之,“絇”这个字虽然不常见,但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却是非常宝贵的。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个字,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中国的文化和习俗,还可以更深入地感受汉字的魅力和博大精深。

綉


※ 綉的意思、基本解释,綉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綉【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7画

《集韻》他?切,音透。吳俗謂綿一片爲綉。○按《正字通》引《泝原》繡俗作綉,非。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繡【卷十三】【糸部】

五采備也。从糸肅聲。息救切

说文解字注

(繡)五采備也。考工記。畫繪之事襍五采。五采備謂之繡。鄭氏古文尙書曰。子欲觀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龍、華蟲作繢。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希繡。此古天子冕服十二章。希讀爲黹。或作絺、字之誤也。按今人以鍼縷所紩者謂之繡。與畫爲二事。如考工記則繡亦系之畫繪。同爲設色之工也。畫繪與文字又爲一事。故許以觀古人之象說遵修舊文也。从糸。肅聲。息救切。三部。

交流分享

  • 綉的词语
  • 綉的成语